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8篇
工业经济   31篇
计划管理   38篇
经济学   18篇
综合类   5篇
运输经济   3篇
贸易经济   29篇
农业经济   9篇
经济概况   18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大力加强自主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2.
数字新疆油田的建设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字地球的提出,数字城市、数字流域等相继成为数字化建设热点。数字油田也被国内大多数油田确定为建设目标。目前,数字油田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其实现内涵和建设内容也因油田不同而不同。以大庆、胜利、新疆、塔里木等油田为代表的数字油田研究或建设已经拉开了序幕。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资本市场,公众公司就像是一个赚钱的超级机器,每天股价的变动都牵动着企业和千万股民的神经。上市公司自然要为股民负责,利润无疑将成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这样企业就会变得很浮躁,和当今社会一样的浮躁,上市公司的高管层哪里还有更多的精力去想着企业的长青基业  相似文献   
4.
技术创新效率研究回顾与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合理地评价技术创新效率,不仅有利于改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绩效,而且对于政府合理制定技术创新政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走新型工业化通路具有重大意义文章分析了技术创新效率的研究现状.总体来看,技术创新效率的学术研究已有形成概念、实证研究、影响因素、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等方面成果拓宽视角的技术创新效率学术研究将对技术创新活动的健康运行起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有句话叫做"朱唇未启笑先闻"。从某种意义上讲,微笑本身就是一种语言,或者说是语言的添加剂。笑一笑,十年少,笑是保持青春的美容操。笑的好处很多,它不仅可以美容,调剂肌肉劳损,放松工作压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四川东部的明月山,有这样一个村落:这里没有污染、没有喧哗,空气清新、泉水甘洌:这里的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白天,他们与百鸟和野花共舞:夜间,他们与星星和月亮为伴。就连他们耕耘的土地,也显得那么厚重和古朴。  相似文献   
7.
<正>朋友叙旧发现新商机昔日打工者研发保健过滤烟嘴一炮走红近日,在广州街头一个市场里出现了奇怪的一幕,一群人争抢着购买一种烟嘴,这群人当中,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有六七十岁的老大爷、还有开小车的老板……吸烟有害健康是人所共知的  相似文献   
8.
由于共性技术的开发处于整个产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尖峰”期.因此政府需要在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风险尖峰”的概念出发,借助于西方经济学的无差异曲线和投资预算线,从直接与间接两方面对政府干预共性技术开发的行为效果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了为了减少投资风险,政府在参与共性技术开发过程中需要重视的3个方面的关键问题:项目的遴选、效率评估以及知识产权管理。  相似文献   
9.
上海世博会落幕距今近一年了,对于世博效应的评估,国内外学者及旅游文化界给出很多定量估算方法,事实上,其效应评估是一项涉及经济学、贸易学、会计学等多学科的综合性工作。而本文运用综合指标评价模型体系从数学的角度论述上海世博会对上海经济发展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加入WTO的进程,关税的降低,配额的取消,极大地;中击着中国汽车企业,中国汽车工业如何生存和发展成为人们逐渐关注的话题,而分销渠道则是其发展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汽车分销模式的历史演变的分析,对中国汽车分销渠道模式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分析各种分销渠道模式的特点,确定一些适合中国国情的分销渠道模式,争取提高中国汽车工业的竞争能力及抗冲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