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6篇
贸易经济   3篇
  2017年   1篇
  2002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消费者信息权的民商法保护(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消费者信息权保护的立法例分析(一)英美法系国家的立法例分析1.美国美国对不实信息的提供称之为虚假陈述(misrepresentation)。它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所做的与事实不符的表述。美国侵权法把它划分为三种类型:故意虚假陈述、过失虚假陈述和无过失虚假陈述。只要符合其构成要件,就应对损害一方负赔偿责任。故意虚假陈述是指被告明知自己的表述不真实,却希望以此骗取原告的信任,使原告根据这一表述做出决定。其构成要件:(1)被告的虚假陈述(包括言辞和行动,且编造或隐瞒的必须是重要的事实,如果只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则不一…  相似文献   
2.
3.
许国生  许凌艳 《经济师》1999,(12):10-11
国有企业的改革,已经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党的十五大指出:“力争到本世纪末大多数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经营状况明显改善,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新局面。”这一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创新。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同样,创新也是国有企业焕发生机的灵魂和动力。一、首先是体制创新从计划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对企业是统,而且一切都统;企业对上级是靠,而且一切是靠。上统下靠,企业有盈利全部上交,出现亏损全部报销,干部头戴“铁的乌纱帽”,职工手捧…  相似文献   
4.
许凌艳 《经济师》2002,(6):86-87
现实生活中 ,股民状告证券商“信息误导案” ,消费者投诉“不当信息案”等已不胜枚举。然而 ,目前还未有统一的民事责任来保护这些信息劣势者。文章对信息劣势者遭受损失后 ,所发生的侵权法律关系 ,如何予以民商法上的救济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机制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转——兼论国有资本的运作管理●许国生许凌艳国有资本在运作中的配置机制、营运机制、动力机制、用人机制等,只有纳入法治轨道,才能实现有序、高效,这是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党...  相似文献   
6.
消费者信息权的民商法保护(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消费者信息权是指消费者基于合理信赖的消费依法享有的获得真实、全面、及时、不引人误解的信息的权利。在当今铺天盖地、鱼目混珠的信息浪潮中,消费者信息权遭受侵害的案件日渐增多,投诉“不当信息案”、“信息误导案”已不胜枚举。消费者信息权内涵是什么,中外法律如何对其进行规制,侵犯消费者信息权民事责任构成要件等等问题为广大消费者、执法机构所关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民商法博士生许凌艳借鉴信息经济学和传统民商法理论,并参酌世界各国立法,对消费者信息权的民商法保护详加论述。本刊分三期连载,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许凌艳 《经济师》1999,(2):41-43
实体法与程序法彼此紧密结合,同时又各自独立存在。这两者功能的有机结合和交叉运作正是法本质的必然要求。“天平与宝剑相互依存。正义女神挥舞宝剑的力量与操作天平的技术得以均衡之处,恰恰是健全的法律状态之所在。”实体法就好比是衡量实际权利和义务的天平,而程序...  相似文献   
8.
消费者信息权的民商法保护(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三、侵犯消费者信息权的民事责任构成要件(一)须有虚假、遗漏、过时、误导信息的发生,而且主要应是信息提供义务人的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所造成1.虚假信息虚假信息是指信息提供义务人公开提供的不存在的、捏造出来的信息。其特点为(1)信息提供义务人公开提供该信息;(2)该公开的信息中有不真实成分。1994年,北京市宣武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自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以来,国内发生的最大的一起消费者诉讼不当信息案。原告共298人,均为被告销售的“钻石金表”的购买者。起诉原因大致为被告利用虚假广告欺诈原告,广…  相似文献   
9.
现行标准中对于地铁车厢内温度场的测试,都是在车辆静止及空载情况下进行测试,测试结果不能真实体现实际运营情况.本文通过对某地铁线路跟踪实测,发现在地铁运营时段地铁车厢内的温度场分布与载客量息息相关,这是由于地铁车厢狭小,人员密度变化大等特点所造成的.本文借助于对运营中的地铁车厢内的实测数据,为今后优化车厢内温度控制策略,提高乘客的舒适度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