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7篇
工业经济   1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2.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通过对困难家庭成员的直接救助与资助参加社会医疗保险,对缓解困难家庭医疗支出负担起到了积极作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目前主要存在的直接救助水平过低、财政投入非制度化以及审批手续繁琐、病种限制过严等问题,可以从提高直接救助水平、扩大救助病种目录、借鉴相关社保制度、开展多样化救助,以及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建设、对城乡困难家庭成员开展健康教育与继续提高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等方面重点加强建设,另外也应重视城乡医疗救助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运用创新性技术对农业生产、仓储、物流、经营、配送等各个领域各类要素实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和科学化管理,进而实现对这些要素的全面感知、精准把握和智慧化调控,从而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和安全的目的,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相似文献   
4.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通过对困难家庭成员的直接救助与资助参加社会医疗保险, 对缓解困难家庭医疗支出负担起到了积极作用。 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目前主要存在的直接救助水平过低、 财政投入非制度化以及审批手续繁琐、 病种限制过严等问题, 可以从提高直接救助水平、 扩大救助病种目录、 借鉴相关社保制度、 开展多样化救助, 以及加强基层医疗卫生建设、 对城乡困难家庭成员开展健康教育与继续提高医疗保险的保障水平等方面重点加强建设, 另外也应重视城乡医疗救助的信息化建设。  相似文献   
5.
社会救助是社会成员因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个人生理、心理等原因而导致陷入生存困难不能维持最低生活时,由国家或社会有关部门依法给予一定的物质和资金的救助  相似文献   
6.
廖宇航  赖志杰 《市场论坛》2009,(10):51-52,50
经济转轨,带来诸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城镇居民对未来经济预期出现明显的预防性的动机。为了测度在转轨期间海南省城镇居民面临的预防性储蓄动机,通过对其1995-2007年消费和收入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建立长期协整的分布滞后模型,实证研究表明:当期消费与滞后一期的消费、当期收入、滞后一期收入、当期实际利率、当期的不确定性因素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而短期内不确定性因素与消费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正>一、中国社会保障学科发展现状1883—1889年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在德国诞生,中国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则是伴随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而建立并逐渐发展起来的。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经历了两大发展阶段,即1978年之前的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阶段和1978年改革开放后40多年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发展阶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制度变革,中国社会保障已经在整体上实现了从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家—单位保障制"到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家—社会保障制"的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重构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江西省迫切需要开展农村养老保险,同时客观上也具备了开展的可行性.传统农村养老保险存在某些不足,导致"窄覆盖".江西省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重构不仅需要考虑江西省的现实情况,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与农村其他制度、政策的结合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前村医的诊疗能力有一定提高。农村居民患者的就医意向和对村医服务态度的评价与其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同时村医对疾病预防和控制知识的宣传不够,对微利的预防保健工作的重视不够。为更好地发挥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网底”的作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补偿力度应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而异,重点向贫困地区倾斜,建立权责分明的村卫生室绩效考核制度,明确各级财政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补偿比例,鼓励多元化筹资兴办村卫生室。  相似文献   
10.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尚处于试点阶段.目前关于这项新制度的关注程度较高,本文对现有研究成果,从制度建立的必要性、地方政府能否承担财政补贴、如何有效运营和监管基金、如何有效建设经办机构、如何做好相关制度衔接等方面进行梳理,并对涉及制度健康运行的其他重要问题进行归纳,以期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