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利用2005—2010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保险行业1654家上市公司的高管年度薪酬数据,结合企业特征,对不同类型企业的高管薪酬结构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细化锦标赛理论和行为理论在不同类型企业中可能形成的差异化实施效应。结果显示:我国不同类型的企业都比较适宜采用锦标赛理论制定高管薪酬激励政策,竞争性的高管薪酬结构对于提升企业绩效具有正面作用,均等化高管薪酬结构不利于企业的价值创造;相对于民营企业、小规模企业、低成长企业而言,我国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高成长企业更宜采用锦标赛理论设计企业高管薪酬结构。因此我国不宜对非金融保险行业国有企业的高管薪酬进行过度均等化的管制,否则会负面影响企业绩效提升和企业价值创造。  相似文献   
2.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区分为两类,即具有商业实质并且换入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以及不满足上述要求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前者简称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后者简称按成本模式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这两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会计处理中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是否确认损益。根据会计准则判断只有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才涉及到损益的确认.而损益的确认又涉及到企业所得税的应纳税所得额调整的相关事宜,同时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还涉及到流转税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随着2007年1月执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以及2008年1月1日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等规定的实施,各类企业形式的不断规范,本文对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核算及税务处理进行了分析,针对投资收益的核算与税务处理之间存在的差异,对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核算与税务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会计最早是由美国会计学家赫曼森于1964年在《人力资源会计》中首次提出的。1973年美国会计学会人力资源委员会给出了定义:人力资源会计是用来确认和计量有关人力资源会计的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传递给有关利害关系人的程序。本文拟就新形势下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及如何推行人力资源会计作一些探讨。一、我国推行人力资源会计的必要性(一)知识经济呼唤人力资源会计。世界正逐步走向知识经济时代,而劳动者是知识、能力的载体,是人力资源的天然所有者。在知识经济中,作为知识表现形式的人力资源成为推动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因…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7~2012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盈余质量视角实证检验了保险公司参股对公司治理的作用及其经济后果。结果发现:保险公司参股的公司具有更高的盈余质量,且参股比例越大,其盈余质量越高;与非受限流通股相比,保险公司以受限流通股形式参股其盈余质量更高;保险公司参股的公司治理功能提升了公司业绩。以上结果表明,保险公司参股具有公司治理功能,且以受限流通股形式更明显,从而提升了公司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