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8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5篇
经济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5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自然垄断企业改革的动因自然垄断是指并非由于人为地限制进入,而是由于“自然”的技术原因而形成的垄断,其基本经济特征是生产函数呈报酬递增状态,生产的固定成本高但边际成本很小,这决定了产品由一个企业大规模生产要比由几家较小规模的企业同时进行生产能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即所谓规模经济。因此政府通常授予一家企业垄断经营,并对资源配置过程进行管制。电信、电力、煤气、自来水供应和铁路运输等公用事业是典型的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产业。虽然从理论上讲,自然垄断性产业由一家企业生产经营效率最大,但由于缺乏竞争,垄断企业往往会放松内…  相似文献   
2.
2001年6月22日,财政部发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标志着我国加强内部会计控制进入法制化轨道。但是,要实现内部会计控制的预期目标,还有许多方面的问题需要解决,否则,再好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体系也形同虚设。一、内部会计控制产生的理论基础在古典企业理论看来,企业追求的是在既定生产函数的技术约束,和既定的投入产出品价格的经济约束,以及既定的需求函数的市场约束下的利润最大化。古典企业理论的主要缺陷在于其对信息的完全假设,以至于它根本没有…  相似文献   
3.
激烈的竞争使企业面临着大量的市场机遇,怎么对这些市场机遇进行价值评估从而使企业利润最大化就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对市场机遇特征的分析指出实物期权评估法的可行性,并通过一个案例来进行例证.  相似文献   
4.
5.
一、现行林木资产会计核算体系的内容财政部和林业部1995年修订并新颁发的国有林场与苗圃财务会计制度,初步建立了包括林木资产的分类、计价和增减变动等一系列会计核算办法;明确规定了林木资产按其提供的效益和用途分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作为核算对象,有条件的场围在各林种造抚成本下,可按林班或小班进行明细核算;确定了林水资产的成本核算范围;明确了各种林的成本核算期;从而基本上确定了现行林木资产会计核算体系。并规定在核算当年营林成本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林木资产生产全过程的费用核算…  相似文献   
6.
一、企业实行目标管理的必要性目标管理是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实行综合管理的一种新的科学管理方法,它强调目标的制订,把企业经营决策所确定的最优方案作为企业的总目标,并把目标逐级分解,层层落实,使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和管理工作都围绕总目标来运行,以形成一种立体的管理形式。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最有效的调动和发挥企业全体职工的积极性,以实现企业总目标和各项分目标。二、企业如何实行目标管理(一)企业实行目标管理应遵循的原则企业在制订方针目标前,要制订为全厂上下共同接受并遵循的基本原则,这样制订出来的全厂及各…  相似文献   
7.
隋璐明  ;刘亚莉 《商》2014,(38):255-256
诉讼调解渊源于马锡五审判方式,本质上是为了满足特殊时代背景下政治需求的产物;之后,马锡五审判方式被民事诉讼法依法确认,从此诉讼调解正式作为民事诉讼的一项法定的制度;但是,在司法实践中,诉讼调解的弊端以及司法审判改革,使得诉讼调解备受学界诟病并引发了诉讼调解的存废之争,司法实践中也出现了“调审分离”的试点;和谐社会的提倡一又次“复兴”了诉讼调解;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提倡“依法治国”,又会使得诉讼调解何去何从呢?本文通过梳理诉讼调解的历史发展窥探出诉讼调解的本质特征实为政治统治的手段,为了捍卫司法独立的品性,应当将诉讼与调解分离,通过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中的法院附设ADR和人民调解制度来保留调解的优势和特点,弥补调审分离后审判这种纠纷解决方式“非黑即白”的缺陷。  相似文献   
8.
审计延迟与披露延迟二者共同作用影响信息的及时性。本文将审计延迟、披露延迟与信息延迟纳入同一个框架研究其影响因素及差异性。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审计延迟比披露延迟对信息延迟的影响程度更高。监管压力显著增加了审计延迟和信息延迟的时滞,但对披露延迟没有影响。公司相对规模与审计延迟、披露延迟及信息延迟显著正相关。未预期盈利为正的公司审计延迟、披露延迟与信息延迟的时滞更短。我们还发现影响审计延迟与披露延迟的因素存在差异,有些因素如事务所规模和准则变化对审计延迟与披露延迟的影响是相反的,这种相反作用在对信息延迟的影响中相互抵消并使变量的相关性变得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控股股东与非控股股东的减持行为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并不一致。研究表明,大股东减持行为对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与大股东减持幅度有关,在减持幅度较大时,大股东减持行为与公司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控股股东的减持行为与公司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在减持幅度较小时,控股股东的减持行为对经营绩效有正面影响。在国有控股公司中大股东减持幅度及控股股东减持与经营绩效显著负相关,但在非国有控股公司中这种关系并不显著。非控股股东的减持行为与股权集中度对经营绩效的影响均不显著。本文建议从会计监管的角度来规范和引导大股东减持幅度及国有控股公司的控股股东减持行为,以降低大股东减持行为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沪深两市107家房地产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补助与房地产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与其他行业不同的是,房地产企业获得地方政府补助的动因与企业性质无关,国有与民营房地产企业在获得政府补助方面无显著差异。资产规模及销售规模是影响房地产企业获得政府补助的主要因素,资产规模和销售规模越大的房地产公司越容易获得政府补助。此外,政府补助显著提升了企业的销售收入和销售净利率,对房地产企业的绩效有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