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10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近年来,莱州市粮食收储中心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市粮食局的坚强领导下,坚持构筑大粮食产业发展格局,积极探求财务基础科学管理、细化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有效地促进了企业发展,提高了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我们根据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总趋势,居安思危,争取主动,紧紧围绕实现确保粮食安全,确保农民增收,确保职工队伍稳定这三个目标,扎实而富有成效地做好应对粮食购销市场化的准备和实施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初步建立起确保我市粮食安全的保障体系,探索出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减员增效、妥善安置富余人员、保持职工队伍稳定的有效途径,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结束了长达50多年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取消粮食定购,放开粮食收购,放开粮食市场,放开粮食价格的新形势下,粮食定购任务被取消,收购资金难保证,以往靠库存赚取补贴的日子也将成为过去。面对激烈地市场竞争,粮食购销企业今后的路子如何去走,如何使其得以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笔沿着莱州市粮食购销企业所走过的路进行了大量探讨。  相似文献   
4.
省政府决定在青岛、烟台、威海三市放开粮食收购、放开粮食市场、放开粮食价格。作为产粮区的莱州,在“三放开”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形势下,如何应对?笔在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探讨。总的感觉和印象是,只要我们发挥优势,抓住机遇,扬长避短,采取超常的应对措施,就一定能将粮食这个产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5.
在新一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如何根据中央有关政策和农民意愿实行土地流转.把有限的土地向有实力的企业或种田能手集中,实现粮食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如何在经济较发达村庄摆脱面朝一亩三分地一年收入寥寥无几的窘境,加速推进城乡一体化和现代农业进程?如何改变粮食购销企业“买粮难”和农民“卖粮难”的处境,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这是各级党委、政府当前都在深思探索的问题,也是广大农民日益期盼的事情。  相似文献   
6.
莱州市粮食局在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中,针对农民种粮难增收,粮食销售难顺价,企业经营难维持,地方财政难减负的问题,明确提出了“把政策性业务做大,在优化粮食品质结构上创新;把经营性业务搞活,在外向型经济上求突破”的发展思路,去年1—9月,全系统完成销售收入2.49亿元,实现利润136.9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3.5%和47.4%。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莱州市粮食购销企业克服“收粮越多赔钱越多”的消极思考,切实保护粮农利益,努力扩大粮食购销量, 2000年,在全面完成 4.7万吨国家粮食定购任务的同时,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 16.1万吨 (比上年增长 89.2% ),顺价销售粮食 15万吨。购销这么多粮食,不仅没给财政增加一分钱的亏损挂账,而且还实现利润 306万元,名列全省县级粮食购销企业前茅,粮食收储管理中心被省粮食局授予“全省粮食系统先进单位”称号。   ● 制定措施 扩大收购   首先,对各收储站实行了“定收购数量、定收购价格、定收购质量和定奖惩”的绩效挂钩考…  相似文献   
8.
目前,粮食经济正处于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都很重。如何正确处理好这三个关系,使其相符相称、相互促进,推动粮食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笔结合莱州的实际,进行了一系列探讨。  相似文献   
9.
莱州市粮食局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热潮中,始终把帮助农民增收放在心上,牢牢抓在手上,今夏小麦普遍增收,就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  相似文献   
10.
国家将黄淮海地区粮食物流纳入“十一五”重点建设规划,这对于粮食的“四散”化,促进粮食的产业化,整合区域粮食物流资源,发展第三方物流,实现区域粮食产业的无缝化衔接,节约商业成本和社会生产总成本,提高粮食流转的运行质量和效益,最大限度地在时间和空间上满足企业和社会消费者需要,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作为小麦主产区的环渤海莱州区域,在满足市场供应,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现就在黄淮海粮食物流大的架构下,将环渤海莱州区域作为其延伸的一个重要节点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