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全县一社"实质是县联社、基层社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的变革和调整,以新的组织管理体制规范全县供销社的运作,使之适应改革供销社经济体制的目标。唐山市供销社从1992年开始推行"全县一社"改革,目前已有六个县(市)实行"全县一社",占市社所辖10个县(市)社的60%。一、实行"全县一社"的起因第一,它是适应体制改革大趋势的客观要求。1992年,以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和中央3月政治局会议为标志,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与改革的大趋势相适应,如何调整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旧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成为深化供销社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行全县一社正是深化供销社改革的形式之一。第二,它是加快供销社发展的内在要求。供销社的发展,需要一定的内部条件,如企业投资的不断追加,中高档次的营业设施,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企业制度,市场竞争能力和有效的竞争手段,合理的组织结构和经营方式等。但实行"全县一社"以前,县联社和基层社都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这种多年一贯制的旧体制在建立市场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供销社在完善企业内部经营机制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回顾供销社改革,以下几种完善经营机制的改革形式,应因企制宜地加以借鉴和推广。(一)合作经营。供销社是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逐步完善合作制,与农民进行真正的合作经营,推行农副产品售后返利等合作形式,逐步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二)"三自两保"。两年多的实践证明,这种责任制形式适合边小微亏的日用工业品零售柜  相似文献   
3.
负盈不负亏是长期困扰企业的一大顽症,严重地桎梏着企业的发展。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内部缺乏有效的风险机制,经营风险由企业独立承担,盈利时经营者和职工多得,出现亏损全部留给企业,企业经济包袱越来越重。截止到1992年底,唐山市供销社累计形成历史遗留经济包袱1614.7万元,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严重威胁。为尽快摆脱企业困境,市供销社于去年初,在16个批发单位实行全员风险抵押承包经营,强化了企业的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4.
唐山市供销社系统从强化为农服务入手,把搞活农副产品流通作为将供销社办成农村综合服务中心的有效途径来抓,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形式,采取措施,扩大农副产品经营规模,再造"主渠道"优势,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创办服务组织,以专业化、综合性、多层次的服务引导农民从事商品生产,增加农副产品可供量。为引导农民走商品生产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社会化的道路,培植农副产品商品货源,几年来,唐山市各级供销社积极创办各种专项、综合服务组织,以服务组织为依托开展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目前,全市供销社已建立养殖、种植  相似文献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指出:基层供销社是供销合作社的基础,是直接体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性质和实现为农服务宗旨的基本环节。基层社办得好不好,对农村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关系重大,也是农民关注的焦点。因此,必须花大力量把基层社建设好。如何把基层社建设好,我们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现状分析,总结经验,查找教训,理清问题。提出一些浅见。一、现状分析与启示唐山市基层供销社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有经验也有教训,可以说是在困境中求生存谋发展的。从全市93个基层社的综合情况看,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能够与经济形势的发展相适应,在综合改革中巩固发展壮大的基层供销社占三分之一。这批基层社改革深入,为农服务扎实,经营范围扩大,盈利水平较高,基本没有或有少许经济包袱,有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