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0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2年,浙江人均GDP首次超过1万美元,这标志蓿浙江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同时,随着浙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资源禀赋结构也在改变,传统的成本竞争优势正在消失,经济发展的约束条件逐渐增多,构建适合浙江中高等收入阶段的现代产业体系成为至关重要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按照国际铁道联盟的定义,高速铁路是指营运速度达到200公里/小时的铁路系统。高铁开通将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们的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和时空观念,也会间接的作用于区域经济发展。浙江省“十二五”规划编制,必须分析总结高铁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规律,积极应对好“高铁时代”的来临。  相似文献   
3.
4.
研究目的:探讨源于中国推进工业化目的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在城镇化中演化的特征和原因。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法、法和经济学与产权博弈论。研究结果:近年来行政配置取向的宅基地使用权制度得到固化和强化,既是由于中央政府基于耕地保护的政策目的,也是由于这种宅基地使用权制度能让地方政府获得城镇化收益。但是,随着城乡人口流动和城镇化持续推进,使得农村地区的宅基地利用越来越需要市场配置取向。研究结论:当前阶段推进市场配置取向代替行政配置取向,可以结合区域特点实施双轨化配置。  相似文献   
5.
分工、金融二元结构与中国M2/GDP的上升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在凯恩斯三种货币需求理论框架上,结合中国处于制度转型和经济增长并存的特殊国情,构建为满足这三种需求的货币与国民收入之比例的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结论是:(一)中国经济分工水平影响M2与GDP^①之比例;(二)金融二元结构下的信贷倒逼机制和预备性储蓄是M2与GDP之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三)M2与GDP的比例波动还和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和银行利率相关。  相似文献   
6.
杭州与宁波的比较优势存在差别,发展环境各有优势,杭州实施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的增长模式,宁波实施港口资源型产业为主导的增长模式。在政策选择上,杭州实施五大战略与“学在杭州、住在杭州,游在杭州、创业在杭州”的发展思路,宁波围绕“建设大港口,发展大产业、构筑大都市、繁荣大文化”的总体战略思路;在土地利用上,杭州围绕上述发展思路和构筑大都市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杭州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后,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核心,以提高市民生活品质为重点,积极推进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8.
姚如青 《浙江经济》2014,(22):40-41
完善明年对外经济贸易工作需要客观冷静地评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构想、"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以及对俄关系、对日关系和南海之争形势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杭州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后,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核心,以提高市民生活品质为重点,积极推进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创新。[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姚如青 《杭州研究》2010,(2):95-101
京都是日本比较重要的城市之一,与杭州有较多相似的特点。本文通过城市发展指标的综合比较,从整体上判断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处在京都20世纪70年代中期左右的水平。梳理京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经验,对于杭州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城市国际化”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