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杜胡清 《魅力中国》2013,(28):232-233
摘妻:学生课堂倾听是一种合有听课技巧和瞬课艺术的积极高效的听课。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倾听往往会产生偏差,本文在思想品德课学生,澡堂倾听情况问卷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学生课堂倾听偏差产生的的原因并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分化与重组,在原有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基础上出现了六类新的社会阶层,这些阶层与原有社会阶层共同构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如何看待并且解决这些问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必须认真面对的.  相似文献   
3.
市场失灵、政府失灵与政府干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自由竞争与宏观调控,是紧密相联、相互交织、缺一不可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市场机制的完全有效性只有在严格的假说条件下才成立,而政府干预的完美无缺同样也仅仅与"理想的政府"相联系,所以,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都不是万能的,都有内在的缺陷和失灵、失败的客观可能.关键是寻求经济及社会发展、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最佳结合点,使得政府干预在匡正和纠补市场失灵的同时,避免和克服政府失灵.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乡村社会逐步形成了以国家行政管制和村民自治为核心内容的“乡政村治”的政治格局。乡镇政府是农村最低一级国家政权,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二者之间是“指导—协助”关系。然而,现实中乡镇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简称乡村关系)却存在着“偏离”成文法律规范的现象。这种状况,严重制约了乡镇行政职能的有效履行和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文章着重分析乡镇政府与村委会之间关系“偏离”的主要表现及其成因,并提出理顺乡村关系的若干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