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19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以日本为实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金融体系的异常行为是造成日本泡沫经济的直接原因,而1985年旨在实现金融自由化的金融改革却从以下两个方面促成了金融体系的异常行为:自由化的不平衡导致了利率体系的扭曲,为经济实体对房地产、股票等虚拟资产的投机资金需求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自由化引发的金融机构的经营目标的改变,使对贷款的审批、稽核力度下降,又从资金供给方面支持了经济实体的投机行为.对于自由化带来的问题,日本进行了监管体制改革,并给我们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2.
中关村管委会的本意是好的,但信用体系试点目前看来还是不被市场接受,可见政府部门的行为也需要符合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3.
日本是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也晚于一些欧美发达国家。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经济高速增长时期,日本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现代化,其社会保障制度也作为现代化的内容之一得到充实和完善,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分析研究这些经验教训,对于我国来说,无疑是有借鉴价值的。  相似文献   
4.
日本总务省2004年1月30发表的2003年12月完全失业率(季节调整值)比上月改善0.3个百分点,达到4.9%,这是白2001年6月以来首次降至5%以下。厚生劳动省发表的12月有效求人倍率也比上月上升0.04,达到0.78倍,  相似文献   
5.
2003年日本经济呈现出复苏的迹象,国内外专家、学者对此极为关注。但是,对日本经济走势的分析目前还尚难定论,还需要透过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为此,我们组织了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日本研究方面的有关专家、学者从总体、内需、财政、货币金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产业国际竞争力和企业雇佣等角度,对2003年的日本经济进行了回顾与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日本经济今后的走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点击企业假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做假账,在中国已不是什么秘闻,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有多么触目惊心! 让我们先看看国家财政部的会计信息质量抽查结果:在对159户企业的抽查中,做假账比例高达98.7%。其中资产不实的有147户,虚增资产18.48亿元,虚减资产24.75亿元,利润总额不实的157户,虚增利润14.72亿元,虚减利润19.43亿元。这是2000年底公布的情况。 国家审计署对全国1209户国有企业的审计结果显示,企业会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占68.46%。这是今年公布的。 企业做假账现象,已成为中国企业的致命毒瘤,也成了中国高层领导人的心病。前不久,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成立时,朱镕基总理为该院的题辞竟然是:“不做假账”。 “不做假账”,是把对会计人员的要求降到了最低水准,不是业务水准,而是道德水准。这四个字隐含着多少无奈,多少心伤。 点击企业假账,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看他们的嘴脸,领略他们的伎俩!  相似文献   
7.
一、总体概况 据日本总务省统计局2004年11月30日发布的“劳动力调查详细结果(平成16年7-9月平均)的概要(速报)”的统计资料,其中将劳动力分为就业者、完全失业者及非劳动力人口。我们首先来看就业者状况。  相似文献   
8.
2001年6月12日,国务院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决定在新发、增发股票时,按融资额的10%出售国有股,原则上采取市场定价方式.由于减持价格过高,沪深两市受此影响展开自1994年以来最大规模的下调.10月22日,中国证监会紧急叫停减持.11月14日,中国证监会规划发展委员会向社会公开征集国有股减持方案.本文集纳了一些专家、学者提出的方案及相关意见,希望能为稳妥减持国有股开拓思路.  相似文献   
9.
2000年全球手机销售额47.79亿元人民币,2001年预计达到57.94亿人民币。纵观2001年的天下大势,所谓“三国演义”式的纷争早已烟消云散,芬兰诺基亚是一骑绝尘,无人匹敌;摩托罗拉则不但夺冠乏力,连老二的位子都不甚稳固;新贵西门子、三星今年强劲发力,已和爱立信在第三的各号上战成一团;其他诸雄如飞利  相似文献   
10.
美国《华尔街日报》2002年5月28日报道,松下产业株式会社中国·北东亚本部杉浦敏男本部长称由于担心中国竞争对手危及日本电器制造商在全球的统治地位,松下决定重组其中国业务。 报道转述杉浦敏男的话说,松下正在精简其在华41家公司的管理层,以节省成本并缩短决策时间。松下电器将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