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3篇
计划管理   20篇
经济学   13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6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梅艳晓  糜仲春 《价值工程》2005,24(10):124-126
本文通过对企业目标的考察,认为以企业的社会使命为企业的目标才能使企业有所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以资金合理流动作为企业财务目标,才能使企业的长久目标有可能实现。资金合理流动作为理想企业目标与现实存在的结合就成为了必然。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必然带来就业增长吗随着中国正式入世,有关入世后的我国劳动就业效应的讨论立即成为各界的热门话题。目前,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各自分析了入世对中国就业的影响,但基本上都是以入世后如何影响产出作为出发点,尤其是在分析入世后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时,基本上都以GDP的变化作为标准:只要入世促进GDP增加,便认为就业会因此而增加。这里隐含着  相似文献   
3.
企业技术创新网络治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技术创新网络是在现代技术创新环境中产生的新型创新模式。其目的是在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使网络中所有成员共同获益。在对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组织结构及特征进行论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其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给出了企业技术创新网络的一系列组合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废旧家电回收的反向物流系统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现代物流理论的反向物流思想,提出一种通过基金管理机构进行协调管理的废旧家电回收的反向物流系统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回收点、存储站、分解再生工厂和最终处理4个部分。然后,以总支出最小化为目的建立了优化此反向物流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数学模型进行了参数评估。  相似文献   
5.
总消费需求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6.
流域内不同地区间水权交易的博弈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建立流域内不同地区间水权交易的古诺双寡博弈模型和纳什讨价还价博弈模型,分析了在水权总量不足的情况下,具有不同节水成本的流域内不同地区水权交易的行为特征,得出结论:在完全信息下,流域内两地区在单位生产成本相等时,单位节水成本高的地区在产品市场产出均衡处的产出均衡份额较小,反之则相反;不完全信息可能导致产品市场产出的低效率,并影响到地区间的产出均衡;在各地区单位生产成本相等时,产出由低节水成本地区向高节水成本地区转移,即节水成本高的地区反而比在完全信息时生产得多,节水成本低的地区则比在完全信息时生产得少;节水成本低的地区出售多余的水权给节水成本高的地区,相应的货币转移量Ti=ri(βj-βi)/2,此时,两地区利用水权交易能有效地削减总的节水成本。  相似文献   
7.
技术性失业:虚构还是现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永宏 《经济学家》2003,25(5):11-20
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外关于技术性失业的各种理论,确认技术进步在一定条件下会导致失业的观点,提出应通过对技术进步路径的选择和控制来解决中国的失业问题,而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劳动力市场政策。  相似文献   
8.
贫困是一个全球性现象,世界各国政府都高度重视解决贫困问题。本文采用拟合收入分布函数的方法计算出改革以来中国城乡以及全国的绝对贫困线、绝对贫困率、相对贫困线、相对贫困率,发现改革以来我国的绝对贫困率快速下降,但目前绝对贫困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相对贫困率则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并与相应的基尼系数变化趋势高度一致;绝对贫困率和相对贫困率的演变过程都与各个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进程存在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基尼系数组群分解新方法研究:从城乡二亚组到多亚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尝试在程永宏(2006)的基尼系数城乡分解方法基础上,论证一种适合多亚组的基尼系数组群分解新方法。主要内容是:第一,分析了现有分解方法不完善的原因;第二,推导出不含交叠项的多亚组情形下的分解方法,摆脱了交叠项的困扰;第三,提出一个组间不平等新指标并论证其理论依据;第四,明确解释了分解式和组间不平等新指标的社会福利含义。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就业制度演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就业制度是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经济体制的变化,就业制度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城镇的就业制度相应地发展成以统包统配为主要特征的形式;改革开放以来,市场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