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4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0篇
经济概况   1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提醒:经济运行速度如果再继续加快的话.就有可能转向过热,存在由偏快转向过热的风险。由此,引发了人们对当前经济增长是否存在过热问题的争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今年中共中央1号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文件,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中心任务和基本目标,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当前农村工作实际作出的英明决策,反映出我国农村工作基本思路发生了重大转变,必将使我国农村生产潜能得到巨大释放,农村生产力得到大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广东结合实际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2010年人均GDP要比2000年翻一番,达到3100美元,到2020年,再翻一番达到6200美元.2001年,广东的人均GDP水平是1644美元,而珠江三角洲高达3750美元,山区和东西两翼分别只有729美元和908美元;山区和东西两翼的财富只占全省的14%左右.可见,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在山区和东西两翼的广大的农村.广东农村经济决定着广东大多数人口的就业和收入,没有农村经济的壮大,广东实现小康的目标就无法实现.要解决农村的问题,必须把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纽在一起统筹考虑."三农"问题涉及多个部门和行业,跨领域、跨地区,是个老问题、大问题,是历史的长期淀积和多方综合因素影响的结果,单从农业生产内部很难解决,应把"三农"问题放在广东改革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上考虑.因此,解决"三农"的问题办法是:用市场的理念指导"三农"工作,用协调的理念统筹城乡的社会经济,大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  相似文献   
4.
谭炳才  舒佩 《广东经济》2013,(11):56-59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速虽有所回落,但依旧保持了相对平稳的增长。我们判断今年下半年以及明年我国经济将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但明年经济形势将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正处在从高速向中速转换的新阶段,旧的增长惯性依然存在,长期积累的矛盾愈加显现,特别是地方融资平台债务、房地产泡沫、严重产能过剩和影子银行已成为当前经济运行中最突出的风险,这四大风险共同推高了资金杠杆和经济运行的脆弱性。我们通过判断未来的宏观经济走势,分析支撑经济增长的潜在因素,提出相应的宏观调控政策思路,以供宏观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欧债危机以及美国经济、全球通胀、增长动力转换等方面的分析,指出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仍在深化,经济下行和通胀的压力依然存在.作者同时认为,支撑我国长期增长的因素没有消失,后发优势依然存在,估计未来10年中国经济仍有潜力维持年均8%以上的高增长.应对复杂经济形势的基本思路是,长远要防控由高增长转向中速增长出现大幅下滑的战略转型的风险,当前要预防通胀,优化结构,鼓励改革创新,消除经济扭曲,营造更加公平、公正、自由且充满活力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6.
欧盟各国经济发展规律表明,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经济增长的动力机制主要来自于非农产业,农业应获得与工业同等发展的机会与权利,并成为接受“补助”的部门。  相似文献   
7.
我国产业集群主要集中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和闽南地区。产业集群内部的转型、升级存在产业梯度转移、帕累托最优、产业链条延伸、核心企业带动、产业布局综合成本最低等机理。加快发展产业集群的主要对策是:把培育、发展和升级产业集群列为政府的公共职能,加快建立区域性的技术创新平台;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新型工业化;改善引资结构,引进价值链高端项目;加快重大产业项目在东南沿海的布局,调整产业布局的空间结构等。  相似文献   
8.
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全局出发,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号召。广东省委、广州市委结合本地实际也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在我国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在科学总结建国以来农村建设的基本经验基础上,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在农村建设理念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它的推进实施,必将对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广州既是广东的省会城市,又是地处华南的特大型中心城…  相似文献   
9.
股份社退出现象在广东省是首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趋向性,深入研究这一典型个案的演变规律,对指导当前农村股份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珠三角股份社解散退出顺应潮流,符合民意,应从舆论上引导这项工作,凝聚共识,以取得更多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使更多符合条件的村居参与股份社的退出工作,以稳定珠三角农村社会发展大局。  相似文献   
10.
2004年,广东人均GDP达到2380美元,珠三角人均GDP约5800美元.按照<广东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构想>:人均GDP2010年超过3450美元,比2000年翻一番;2020年超过7000美元,珠三角人均GDP达到10000美元.可见,"十一五"期间,广东经济发展正处于2000-10000美元这个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社会面临转型阶段,即工业化中后期阶段,进入经济结构由轻型偏轻型向重型化、高级化转变的关键时期,既是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又是矛盾的"凸发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