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4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城市化的区域发展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城市化对区域发展的效应理论分析入手,对吉林省城市化的区域发展效应现状进行剖析,总结了城市化区域发展效应发挥的障碍因素,最后提出了城市化区域发展效应增强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新形势下长沙市城乡产业整合发展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加快长沙市城乡产业整合发展是实现长沙市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两型社会构建的视角,对长沙市城乡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及制约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长沙市城乡产业发展的战略思路及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东北地区城市化的特征与机制分析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通过分析东北地区城市化的主要特征及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论述了城市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限制因素 ,并讨论了东北地区未来城市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独立学院《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的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其教学模式也应有别于其它高校的教学模式,本文从当前独立学院《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教学与实践经验,对该课程的教学改革的必要性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低碳经济与土地集约利用之间的关系,文章选取长沙市2002-2013年的社会经济数据,运用Tapio脱钩分析法,构建低碳经济与土地集约利用的脱钩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沙市2002-2013年低碳经济和土地集约利用由弱脱钩过渡到强脱钩,且近几年一直处于强脱钩状态,二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低碳经济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也带动了低碳经济的发展,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及相应措施的采取,能够实现二者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6.
近30年来长株潭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演变及优化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运用空间集聚分析、时序变化分析等方法,结合GIS技术从种植结构类型以及种植比例变化两个方面对近30年来长株潭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的时空变化过程、格局与调控路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共出现12种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且有22个县市区转变了农作物种植结构类型,区域种植结构类型丰富度呈波动上升趋势,由单一的双水稻型向多元化的作物种植结构转变。②种植比例变化较大,双季水稻种植比例降幅最大,而蔬菜的种植比例增幅最大。1987年共有3种作物存在显著的HH集聚特征,其中双季水稻、油料出现了高值聚集区的连片分布;而2016年共有4种作物存在HH集聚特征,其中双季水稻、油料、蔬菜出现了高值聚集区的连片分布。文章认为,长株潭地区未来可通过减少单一型增加组合类型,实现组合型内部元素多样化,在保证水稻种植面积的前提下提升带有地方特色的作物种植比例等方面进行调整与优化。  相似文献   
7.
土地资源是经济发展的基础;以湖南省经济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的现状剖析为基础,探讨区域经济发展的土地利用对策及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分析本校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发展历程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重建、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考核方式的改革及实践教学的创新等方面对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以农户为单位进行生产是符合我国农业国情的主要农业生产形式,确定农户种粮适度规模对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增加农户种粮收益、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株洲市辖区为例,文章利用随机调查法获取了15个村84个种粮户、利用案例调查法获取了7个种粮大户2013年的基本情况,通过分析种粮投入、产出的结构、水平,在保证农户一定收入的前提下确定了:(1)现实条件下的种粮适度规模,外出务工农户、其他兼业农户人均需各经营2.13hm~2、1.73hm~2单季稻或者1.04hm~2、0.94hm~2双季稻,种粮大户人均经营6.02hm~2单季稻或3.06hm~2双季稻;(2)在有土地流转费、有政府粮食补贴的假设条件下,按照株洲市标准农作制度"早稻-晚稻-油菜"从事双季稻生产,则外出务工农户、其他兼业农户及种粮大户人均经营的适度规模分别为1.01hm~2、0.91hm~2及2.92hm~2;(3)存在(2)的假设、不再有兼业收入且进行农地整治,则人均需经营2.23hm~2双季稻可获得预期收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开展农地整治、加强土地权属的调配,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进一步完善种粮补贴发放机制,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平台,为农户土地双向流转提供信息等措施建议促进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0.
遥感从独特的角度——垂直方向获得地球表面信息,无疑成为土地资源信息更新的最全面、最直观、最有效的数据源之一。随着遥感数据的不断更新,遥感处理方法的不断创新,土地资源管理专业遥感的相关课程也必将随之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是最新的卫星种类、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压缩方法、处理流程和获取手段等都已更新,原来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遥感技术的步伐。特别是实践教学环节尤为突出。因此本课题主要研究《航测与遥感》实践课程教改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教学改革的内容等方面展开论述,为培养科技型土地资源管理型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