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概况   1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中国建材是通过并购重组而迅速崛起的典范  相似文献   
2.
中铝公司与中国铝业近几年来进行了一系列并购,不断整合完善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这一完整的铝产业链,同时,还将触角伸入铝之外的其他有色金属业。由于中铝公司较好地把握了行业内各产业链的景气节奏,通过一系列的并购,取得了超常规的发展。中铝多年的并购扩张已使其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中国有色金属行业的王者。  相似文献   
3.
与沃尔沃相比,吉利不过是一家历史刚20年、造车才13年,以生产低端汽车为主的企业,而沃尔沃却是一家有着80多年的历史,净资产超过15亿美元.品牌价值接近百亿美元,全球雇员达19000多人的跨国汽车公司。而吉利却能成功收购沃尔沃,其原因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光明食品集团在2010年突然发动大并购,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出自自身发展的考量。  相似文献   
5.
邱红光 《科学投资》2008,(10):12-13
多少年来,朱新礼一直将企业利益并通过企业实现的个人利益最大化作为追求目标,有心者从朱新礼前后或成功或失败或成败参半的私募早就可以看出端倪。  相似文献   
6.
G时代是收购上市公司的最佳时机目前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完成股改成为G股公司,A股市场正全面走向G时代。在G时代如何收购上市公司?这是大部分拟收购上市公司的投资人比较关心的  相似文献   
7.
地处上海、总资产近600亿元、旗下拥有8家上市公司的央企巨头“华源集团”的重组与解救,将成为困难央企寻求通过重组“浴火重生”的新案例。此次华润重组华源若获得成功,将标志着国务院国资委对下属央企重组的发展思路的成功。而全新的“华润 华源”强大组合已经成为拥有近2000亿元的总资产的中国超级巨无霸集团,也标志着新的医药、纺织行业龙头的诞生。此前,国家要把华源集团打造成为央企医药产业的重组平台。但是由于扩张太过迅猛,又不能及时消化而出现债务危机,华源旗下多家公司股权被冻结造成华源集团跌入困境。华润重组华源已经成为事实,“重组婚配”后双方皆大欢喜,但重组后的整合随即成为“华润-华源”面临的一道需要艰难跨越的门槛。  相似文献   
8.
在几股“春风”的推动下,中国上市公司并购市场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呈现出“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崭新局面2006年对于中国并购市场是一个特殊的时点,在新《公司法》和《证券法》颁布、股权分置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相关法律法规相继出台以及以国际股权私  相似文献   
9.
华源集团成立于1992年,公司经过90多次并购后成为中国最大的医药集团及纺织集团,旗下拥有8家上市公司.从一个资产仅为1.4亿元的小公司,到一家资产高达572亿元的大集团,华源集团的快速成长得益于大手笔的并购.华源集团从1995年起,先后收购了包括常州化纤在内的数家区域性龙头企业,然后又收购了北京医药和上海医药.  相似文献   
10.
华润重组华源虽然不是华润的一次市场并购行为,而是在国务院国资委直接推动下的并购;但对于华润而言,却是其渴求已久的打造医药产业平台的良机。华润从2000年即已开始进入内地医药产业收购。不过,相比啤酒和地产收购而言,华润在医药上的收购好事多磨。2005年,华润2.9亿出售了云药股权,退出了对云药控股权的角逐。此前华润还相继退出东北制药、山东鲁抗、上药集团、华北制药的收购,倾心于医药产业的华润每每失之交臂。直到2005年底,随着对东阿阿胶的成功控制,华润总算在医药产业有了自己的根据地。华润的重组可能会将双方医药资源进行整合,这成为华润打造医药航母的契机,而上药集团和北药集团将有可能成为华润打造医药产业一南一北的两大平台。华润的版图也由原来的日用消费品制造与分销、地产、基础设施及公用事业三大领域,扩张至金融、医药及纺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