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经济概况   8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利用2002~2014年中国对120个国家提供的援助与受援国出口数据,研究了中国对外援助对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提升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国对外援助促进了受援国对华出口规模扩大,提高了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这对于提高受援国自主发展能力和满足国内消费需求来说都是有利的,符合中国对外援助"互利共赢"的基本原则。异质性检验发现:中国对外援助促进了符合受援国比较优势的制造业产品,尤其是中低端制造业产品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但并未促进农产品等非制造业产品以及初级品和资源品等制造业产品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从而较为全面地驳斥了西方国家提出的"资源掠夺论"等负面观点;中国对外援助不仅促进了非洲国家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也促进了非洲以外其他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尤其是中低收入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中国"促贸援助"并未显著促进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的提升。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受援国工业发展在中国对外援助促进受援国对华出口能力提升方面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
运用BOT模式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必要前提,而我国基础设施已成为制约经济高速增长的"瓶颈",我国应积极运用BOT投资方式,吸引更多的外资和国内民间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项目,同时应加强项目的风险管理,全面促进我国基础设施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内部流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全球性的企业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中人合理流动的问题日益突出。企业往往抱怨内部人员短缺,复合型人才匮乏,不断地从外部招募人员,但与此同时大量的人才又从企业内部流出。本文透过企业人力资源短缺的表象,分析企业内部人力资源流动模式及所存在的问题,溯求问题存在的根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校企合作作为最具互补特征的创新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认为校企合作创新选择决策过程,应综合评价合作主体、合作客体、合作主体间沟通以及主、客体所处的环境四方面因素的作用,降低合作过程的交易费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小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阎虹  孙雷 《山东经济》2005,21(5):55-57
随着市场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小企业的生存环境日趋恶化,单纯以质量、产品差异或价格战的经营策略已经越来越难以维持企业的发展,企业能否利用自身有限的资源条件培育出自有品牌,通过合理的运营管理来获取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保持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7.
浅析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晓英  张艳芳  阎虹 《会计师》2008,(11):66-67
<正>一、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的积极作用不良资产证券化对商业银行有很大的积极意义,不但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也是我国解决银行不良资产的必然选择。1.有利于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发展资产证券化在我国的实施,开辟了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链接与融合的新通道。它的发展,不仪增加了新的市场工具,健全了市场定价机制,拓宽了投资者的投资渠道,而且也为商业银行主动创新求变,积极开展综合经营,努力实现经营战略转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业市场竞争的国际化,我国应积极主动地融入和利用国际市场加快农业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加大农业市场经济改革的力度,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世界金融进入了新时代,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既有大好的机遇也面临自身和外界的巨大挑战。金融改革势在必行。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问题日益迫切,本文通过分析日韩银行处置存量不良资产、防范新生不良贷款的经验和教训,探索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有效途径,旨在从中找出经验,得出我国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启示,提出可行方案,以促进中国金融业的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文章基于中国快速增长的对外投资和技术升级与结构转型的背景,考察对外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于对外投资影响企业创新的理论机制分析,文章利用中国上市公司财务与专利数据检验了对外投资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为克服样本选择和内生性问题,文章采用了倾向匹配得分法和双重差分法进行估计,研究发现,对外投资显著地提高了企业的创新产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外投资对发明专利申请的贡献具有持续性,对非发明专利的贡献较小且不具有持续性。仅进行海外并购投资的企业,对外投资对其发明专利没有影响。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对外投资会通过提高研发投入和外部学习效应来促进企业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