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3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蓉蓉 《经济论坛》2014,(11):81-84
近年来消费信贷在我国得到快速发展,促进了消费需求的增长,但是消费信贷风险也日益突出,引起了学者的关注。随着行为经济学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将行为经济学理论运用到消费信贷研究中。本文对传统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进行对比分析,侧重分析消费信贷决策中的"有限理性"行为的内在影响机制以及可能产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3.
随着金融自由化趋势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也呈现出复杂多样化的特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也将直接影响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业绩.因此本文将试图探讨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商业银行如何加强其利率风险 管理.通过对西方先进的利率风险度量方法的介绍以及其在我国现阶段的适用性比较分析,初步提出适应与当前环境的 VAR利率风险度量模型  相似文献   
4.
运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分析范式,对中国15家商业银行2007-2012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市场力量假说和效率结构假说在中国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市场集中度越高、市场份额提升对银行绩效的改善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而效率则对银行绩效无显著的影响。市场力量假说和效率结果假说都不适用于中国银行业。但是对15家银行进行分组分析时,发现8家股份值商业银行的绩效受到市场集中度和市场份额显著的积极影响,市场力量假说适用于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5.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评价模型对江苏省32所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了测度分析。研究发现:2009-2014年间高校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效率有显著提高,虽然成果产出是转化的基础,但产出并不必然实现转化,也不能决定转化成效;经济发达且科教资源密集区域高校的成果转化效率相对较高;地方高校相较985与211高校更具成果转化优势;工科类、综合类与农林类高校间的成果转化效率不具有显著差异,医药类高校的转化劣势较明显。最后,针对转化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扎根研究,提取出3个核心范畴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国家政策、区域环境与组织行为。  相似文献   
6.
运用DEA-Malmquist指数评价模型对江苏省32所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了测度分析。研究发现:2009-2014年间高校科技成果产出与转化效率有显著提高,虽然成果产出是转化的基础,但产出并不必然实现转化,也不能决定转化成效;经济发达且科教资源密集区域高校的成果转化效率相对较高;地方高校相较985与211高校更具成果转化优势;工科类、综合类与农林类高校间的成果转化效率不具有显著差异,医药类高校的转化劣势较明显。最后,针对转化效率差异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扎根研究,提取出3个核心范畴的影响因素,分别是国家政策、区域环境与组织行为。  相似文献   
7.
以江苏省为例,首先运用DEA-Malmquist指数评价模型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各高校政策激励后期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前期有显著提高。为解析当前高校成果转化政策体系中,收益分配政策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实施基于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的三角验证研究策略。通过整合研判与溯因研究发现,以科研人员为主要激励对象的收益分配政策,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效应较弱,根源在于激励环节与转化流程不对应、激励主体与转化主体不匹配以及激励回馈与激励风险不对称3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9.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保险业发展迅猛,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不断提高。随着保险公司以及分支机构数目的增加,目前国内保险公司都非常注重扩张各自的经营规模,以拓展市场份额为首要任务。保险公司的规模扩张和保险经营绩效是否存在必然的联系呢?运用TCF(超越对数成本)函数,选取了11家具有代表性的人寿保险公司,运用2001-2010年的相关经营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保险业规模经济效应,并对实证结果进行了分组的对比探索。实证结果表明我国保险业整体规模经济不显著,而且大公司的规模经营效率明显低于小规模保险公司,我国保险公司经营的垄断格局必须打破,尽快提高经营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以江苏省为例,首先运用DEA-Malmquist指数评价模型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各高校政策激励后期的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较前期有显著提高。为解析当前高校成果转化政策体系中,收益分配政策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率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实施基于文本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的三角验证研究策略。通过整合研判与溯因研究发现,以科研人员为主要激励对象的收益分配政策,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效应较弱,根源在于激励环节与转化流程不对应、激励主体与转化主体不匹配以及激励回馈与激励风险不对称3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