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在对债务人(借款人及担保人)尽职调查的基础上,对债务人的经营状况、有效资产状况、贷款手续的完备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贷款手续完备的前提下,预测债务人的履行能力,对不良资产损失确认,是当前不良资产处置准备的一项重要工作。笔认为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申长征 《现代金融》2010,(11):45-45
首先,只有企业有所成就,员工才有成就的希望。企业是员工劳动的主要场所.劳动是员工获取生活资料的主要手段.而最终的劳动成果要通过企业价值的不断增长来体现。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比较落后,需要人们共同努力来创造物质财富,以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  相似文献   
3.
商业银行由传统银行向信息化银行的转变是市场竞争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商业银行的审计部门要在信息化条件下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也必须实现由传统的以调阅纸质样本资料为主的审计方式向利用计算机及其网络直接调阅磁介质样本资料为主的审计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4.
我国商业银行在办理抵押贷款时.还必须到有关部门进行抵押物的登记。在登记时,商业银行在已提供《借款合同》、《抵押合同》等资料的情况下,仍会被一些登记机构要求再次填写由其提供的《抵押合同》,且有些登记机构只按贷款的本金额度登记他项权利价值,导致商业银行抵押贷款的风险隐患加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