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7篇
贸易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罗猛 《银行家》2003,(2):86-87
欧洲的获益机会 数年以来,外国股票对于美国投资者来说一直是一场灾难.但这种状况将很快得以改变.股票价格(特别是在欧洲)是如此的低以至于人们很容易发现众多便宜股的存在."(欧洲)股票市场价格长期持续的下降,不过30年代大萧条的情形将不会发生".伦敦巴克莱(Barclays)全球投资公司的海顿·戴维斯说.  相似文献   
2.
根据今年的政府工作安排,全国财政赤字将达到9500亿元,这一赤字规模创出了新中国60年来的最高纪录。单从数字来看,这样的赤字规模仍然是我国综合国力可以承受的,总体上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罗猛  李智渊 《经济研究导刊》2010,(11):177-178,232
船舶管理公司本身在财产构成和债务种类方面具有特殊性,故而在进入破产程序时其债权受偿顺序也具有特殊性;船舶管理公司的破产债权受偿顺序在现行法上存在着很多矛盾和冲突。在目前法律尚无明确规定的情况下,应当按照民商法学的基本原则,制定船舶管理公司破产债权受偿方案。  相似文献   
4.
迟延交付是海上货物运输过程中一个极其常见而又复杂的问题。我国《海商法》规定了迟延交付制度,但我国《海商法》中的相关规定仍存在许多不完善之处,尤其是迟延交付的定义、迟延交付造成的经济损失的赔偿范围以及迟延交付的损失赔偿限额等方面。因此,《海商法》中的迟延交付制度亟需准确定义、明确经济损失赔偿范围、提高损失赔偿数额等来完善。  相似文献   
5.
操作风险偏好建设:国际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猛  罗平 《中国金融》2007,(20):59-60
新资本协议的推出和实施,对操作风险开始正式提出资本计提要求,进一步推动了业界对操作风险的研究和实践。在这当中,一个重要但尚未形成统一认识的问题是如何正确表示操作风险偏好。当前,各国监管机构和商业银行正在加强操作风险偏好研究与管理,以促进对操作风险偏好的理解,奠定操作风险偏好管理框架制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侵权行为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猛  刘丽娜 《商业研究》2005,(14):193-196
经济分析法学是西方法学界和经济学界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对法律问题加以阐释,效率与均衡被认定为法律制度的核心理念。特别是在侵权领域引入经济学理论,对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损害赔偿的事后研究转向了事先分析。因此,从预防成本与预防收益之间的关系对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进行效率分析,并借助“亨德公式”对两种不同的损害赔偿进行经济界定,权衡由侵权行为引起的社会成本差异,当预防的成本小于预防的预期收益,侵权人的预防是必要的、有效率的。如未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侵权人的行为就是无效的,就要受到法律的惩罚。  相似文献   
7.
金融危机后,各国监管机构均认为鼓励过度冒险的薪酬设计是促使风险积聚以致危机爆发的诱因之一。目前,对薪酬制度作出改变、将薪酬激励与风险管理结合起来、从薪酬层面防范危机的再次爆发,已经成为金融监管改革的重要内容。本文意在剖析薪酬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国际组织与主要国家或地区的薪酬改革进程、改革内容与经验教训,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薪酬体系现状,提出推进我国薪酬激励机制改革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罗猛 《广西电业》2010,(6):11-11
<正>6月28日上午,广西千亿元产业研发中心建设暨重大科技攻关工程启动仪式在南宁举行。自治区主席马飚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他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务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协调工作,全面推进重大科技攻关"350"工程和千亿元产业研发中  相似文献   
9.
此次金融危机引发了人们对风险管理和计量的反思。此次金融危机,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之处就是当前的金融活动中出现了带有多种风险特征的产品或业务,而新增风险正是基于这种考虑而提出的。本文对新增风险定义的演变进行了梳理,指出了新增风险的特征;总结了其风险计量的基本要素,比较了风险计量的不同方法。  相似文献   
10.
綦相  罗猛 《金融博览》2009,(10):20-21
最近,美国财政部部长盖特纳在国会听证时,提出美国金融监管体系全面改革框架首当其冲是要监管系统性风险,随后召开的G20高层领导人峰会对此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达成了一些共识。与此同时,各国学者、业界及其监管当局对此问题发表了诸多看法,见解纷繁流彩,真可谓见仁见智。其实,系统性风险是一个古老的命题,只不过因2007年9月份开始爆发的次贷危机造成了广泛的影响而使得这一问题格外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