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4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农民工是弱势群体,其权益屡被侵犯,又因维权成本高,使其无力维护自身权益.本文以交易戍本理论为基础对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原因进行分析,从制度视角提出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对策.建议要积极发展农民工非政府组织,改革城市政策偏向,健全劳动力市场体系,加强劳动市场监察,规范用工单位的用工行为,建立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并重的农民工培训体系.  相似文献   
2.
余勃 《经济师》2007,(1):180-180
种子销售的季节性较强,具有销售期较短而准备期较长的特点。在集团组织模式下,种业销售的子公司实行工资总额包干,将企业的整体业绩与工资总额联系起来。文章依据年度销售目标确定年度工资总额,通过划分销售期与准备期,将年度工资总额分解到月,实现企业工资总额与同期业绩相挂钩。  相似文献   
3.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需要劳动密集产业内迁,以保证劳动力成本优势.劳动密集型产业内迁过程要建立农民工、用工企业和地方政府之间三方合作机制,要健全就业信息网络、建立农民工与企业间的长期劳动合同关系,降低农民工迁移成本以减少摩擦性失业.产业结构升级需要让选择留在沿海城市发展的农民工具备工人素质、市民素质和职业素质,同时需要改进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机制.  相似文献   
4.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性阻滞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指出,缺乏完善的土地流转制度和统一的土地流转市场,没有完善的农村社保制度,使农民很难下决心彻底放弃对土地的依附。农民工整体受教育程度低和缺乏职业技术使劳动力市场呈现结构性失业。文章认为,改革的深入使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阻滞影响逐渐减弱。改革教育制度和健全劳动力市场制度是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长期策略。  相似文献   
5.
试论商洛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及开发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勃 《特区经济》2008,(11):206-207
区域经济开发要发挥比较优势。通过对商洛地区资源优势分析,将绿色农业、旅游、采矿业作为主导产业的选择,并在人力资源开发、产业化、招商引资战略等方面提出相应产业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6.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当代大学生要学会培养学习能力来提升自己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独立学院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尤其是培养其终身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论文通过对数字化时代相关技术的分析,提出了物流与企业供应链数字化创新的理念。通过对数字化供应链和传统供应链的对比,可以发现在新技术支持下提升供应链效率的路径。论文最后介绍了一些企业在物流与数字化供应链方面的执行路线和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8.
余勃 《改革与战略》2012,28(5):188-191
分析某农业集团公司薪酬制度和人力资源结构,发现统一的薪酬制度不适应集团多元化发展,薪酬制度的外部公平性和内部公平性均存在不足,绩效工资激励强度不均匀、效度低下,福利的激励功能没有在核心员工身上得到有效体现,薪酬制度体系基础薄弱。薪酬改革要与集团发展战略相匹配,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改革相配合。要建立分类管理的薪酬制度,以总部员工薪酬制度改革为突破点推动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9.
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进一步使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矛盾更加突出。在自由主义之争中国家干预主义被西方主流思想接受,其政策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余勃 《商业科技》2007,(3S):289-289
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呈现出以适应知识型员工管理为主的新特点,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开展基于能力的绩效考评、薪酬设计要适应人性化的趋势,利用人力资源外包、网络技术降低管理成本,以获取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