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5篇
贸易经济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陈筱彦 《经济论坛》2011,(5):216-221
买卖价差作为流动性的主要衡量指标,其估计与分解在Roll(1984)提出协方差模型后得到突破。Roll(1984)发现了股市交易价格变动的一阶负相关规律,并据此建立了仅考虑订单处理成本的买卖价差估计模型。随后,Glosten and Harris(1988)、Choi,Salandro and Shastri(1998)和Stoll(1989)等放松Roll(1984)的假设,并逐步引入了逆向选择成本和存货成本。Glosten and Harris(1988)提出的交易指示变量回归模型(tradeindicator model),则利用交易方向变量对价格变动进行回归,来推导买卖价差及其构成部分。Huang andStoll(1997)建立的一般性模型则将以上两类模型统一起来。至此,形成了完整的买卖价差的估计与分解理论。本文梳理了买卖价差的估计与分解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发展脉络,指出了现有理论的局限以及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相似文献   
2.
季凤梁  陈筱彦 《经济论坛》2013,(12):95-99,107
为衡量指令驱动市场的流动性风险,本文采用隐含价差和成交量加权最优买卖报价中值,改进了BDSS-LVaR模型.该模型包括三种形式:假定流动性保持当前水平不变的模型一、假定流动性风险与市场风险同时发生的模型二和采用总风险实际发生时的流动性水平的模型三.运用上证180指数成分股的高频交易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回溯检验的结果显示,该模型的三种形式都有效,但模型二的有效性不及模型一和模型三;在95%置信水平下,沪市的总体风险(LVaR)为3.05%,流动性风险占总体风险LVaR的1.33%.  相似文献   
3.
<正>“每天降价10%”的营销策划案例“六一节图书促销有新招,《比得兔的世界》每天降价10%”。据2004年5月28日《信报》报道:从六一儿童节前的5月29日开始,世界著名童书系列《比得兔的世界》(只限平装本)将在王府井新华书店,采取每天降价10%的方法销售,到6月1日这一天,大幅度优惠儿童读者。每天降价10%,这种方法可行吗?效果会怎样呢?其实,关于这个富有想象力的营销策划,还有更为详细的案例。日本东京银座“美佳”西服店为了销售商品采用了“每天降价10%”的折扣销售的方法,颇获成功。具体方法是这样的:先发一个公告,介绍某商品品质、性能等基本情况,再宣布打折扣的销售天数及具体日期,最后说明打折扣的方法:第一天打九折,第二天打八折,第三、四天打七折,第五、六天打六折,以此类推,到第十五、十六天打一折。这个销售方法的实践结果是,第一、二天顾客不多,来者多半是来探听虚实和看热闹的,第三、四天人渐渐多了起来,第五、六天打六折时,顾客像洪水般地拥向柜台争购。以后连日爆满,没到一折销售日期,商品早已售缺。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利用买卖失衡率指标来衡量交易型市场操纵,并建立了一个收盘价操纵的检验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沪市收盘时段的股价操纵现象显著多于非收盘时段,从而证实了收盘价被操纵.  相似文献   
6.
陈筱彦  魏嶷  许勤 《经济论坛》2010,(4):199-205
基于高频交易数据,运用指令簿价差、隐含价差和交易价差三种6个指标,综合衡量沪市买卖价差。发现:交易价差的时序波动明显异于其他指标,指令簿加权价差显著大于其他价差指标,其衡量结果偏大,隐含价差指标相对为优;买卖价差存在显著的价格效应,在市场剧烈波动阶段存在显著的规模效应;以相对买卖价差衡量的流动性在市场剧烈波动阶段好于市场平稳阶段。  相似文献   
7.
我国住宅房产的供给和需求的分析结果表明,房产价格在可预见的未来难以上升甚至有下跌风险.对于投资性买房,无论是出租式投资还是赚取住房升值差价式投资,收益将非常有限(甚至为负).而对于买房自住和租房自住的选择,根据本文建立的决策模型,则取决于决策主体对房租价格增长、银行贷款利率以及决策主体适用贴现率等参数的预测.对于大多数工薪阶层而言,他们的理性选择很可能是租房自住.  相似文献   
8.
竞争对抗模型是分析企业竞争博弈的非常有用的工具。它从竞争性行为的驱动力分析出发,进而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可能采取的攻击性行为和反应及其影响因素,最后可以得出竞争对抗可能的结果。文章运用该模型来分析格兰仕在微波炉市场反击美的的竞争对抗行为,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格兰仕必然采取进军空调市场的反击行为;格兰仕与美的在微波炉市场将共存和发展;反击防御战略是格兰仕最优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