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信用缺失一直是困扰我国企业发展的问题,信用缺失严重阻碍了企业间的交易顺利进行。在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制度上的不完善对企业信用的缺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产权制度的不科学,惩戒机制的不健全,法律体系的不完善,这都导致了企业信用缺失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内容农民作为市场交易中的独立主体,必须依市场经济规则行事,贯彻成本-收益分析原则;因其不再是宗法关系禁锢下的农民,已成为一个与其他主体平等的微观博弈主体;其人身及财产权利得到认可,并获得法律保障;在利益分配格局中,有权凭要素获得一份收益。农民拥有的农业专门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同样具有资产专用性,因此不仅要求得到平均利润并会尽力寻求准租金免遭掠夺的保护;作为农村社会活动的实践者和各项经济活动的利益相关者,农民是农村相关经济制度变迁的主体。该文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角色定位作了规范分析。  相似文献   
3.
农地确权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机理及政策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权力产权探索的是某种既定政治结构下公权力归谁所有,谁来使用,如何使用等问题。权力产权可以借用产权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来予以阐释。基于不同的标准,权力产权有多种分类。权力产权具有可分割性、排他性、收益性等基本属性。权力产权界定不清可造成产权残缺、政府失灵等后果。权力边界的清晰界定、权力的规范行使等要通过制度设计的途径来实现。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揭示"三权分置"影响农村土地收益分配的具体机理,可为"三权分置"政策的深入实施与丰富完善提供有效思路。[方法]文献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和政策文本分析法。[结果]"三权分置"有效推动土地流转之后,由于规模经济实现经营者收益增加;直接增加承包者流转收益并由于非农就业增加实现承包者工资收益增加;由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实现集体所有权收益增加;由于宅基地入市实现集体与农民收益增加。"三权分置"保障土地收益权益的机理为:强化土地征用补偿权益保障实现所有者、承包者与经营者财产性收益增加;强化土地、房屋抵押担保权益保障实现承包者与经营者财产性收益增加;强化土地经营权益保障实现经营者转移收益增加。"三权分置"可能带来的风险传导机理是:可能导致地权人格化进一步侵犯所有权收益,以及宅基地入市可能导致农民收益分配不均。[结论]基于土地收益权视角,应加快确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推动土地流转;完善土地立法,提供法律保障;重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落实集体土地收益权利。  相似文献   
6.
现行农村制度框架下的农民土地产权与交易成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宏力 《农村经济》2007,(10):21-25
本文认为,异化的所有权、有限的使用权、不稳定的占有权、不完备的流转权是现行农地制度框架下农民土地产权残缺的浓缩性表征;而超高的交易成本造成的租金流失又是维持现行农村治理模式运作的社会福利损失或成本.因此,制度是导致农村交易关系无序和低效的深层次原因,政治和经济制度则形成了经济实绩的基本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7.
激励机制包括正激励和负激励两种类型,当正激励由于边际效益递减作用不大时可以采取负激励。负激励的理论基础是行为修正理论,它利用人们对意外损失的关注大于对意外获得的心理规律降低企业激励成本。负激励既有正面效应也存在负面效应,负激励余弦曲线是阐释负激励的正负效应的一种数理工具。负激励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表现为风险薪酬制度、降薪降职制度和末位淘汰制度。  相似文献   
8.
随交易网络的扩展和交易关系的深化,农村交易关系中的不公正、不道德问题日益凸显,经济与伦理之间存在着持久的冲突和张力。农村社会经济制序的分析可解构为农村社群内部、农民群体与政治-经济单位之间以及农村与城市两大系统之间三个进路。不诚信、非合作,互惠互利意识、经济正义精神缺失,传统德性意识在承继中出现断裂和信息丢失;政府行政伦理观在管制和服务之间发生偏离和滑移,公共行政的伦理精神日益式微;农村系统与城市系统之间的不平等、不正义状态长期驻存。  相似文献   
9.
杨宏力 《经济学家》2008,30(1):25-31
演化经济学的兴起主要有三个原因:西方主流经济学的范式危机;自然科学的发展;社会科学领域演化思想的积累与发展.演化经济学最近的前沿研究集中于进行演化建模,对复杂性进行测量,讨论技术与制度的协同演化等几个方面.拓展对多时期动态过程的研究,将演化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博弈理论等进行创造性综合,更多关注学科语言的凝炼和理论建模工作是演化经济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和旧制度学派提供了对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不同理解。在社会冲突与阶级对立、社会制度演进、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基本矛盾、经济周期和工会诸问题上二者都从不同角度给予了阐释。对二者理论的分析比较有利于我们客观评价旧制度学派的理论,更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