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现代管理会计体系为成本管理提供了多方面的信息工具和技术.它是通过理解、管理真正的成本起因,实现企业成本有效性的提高和进步.本文就此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分析我国机构投资者的风险管理现状,面向机构投资管理需求,引入带有预测功能的控制学方法,形成对风险预算技术进行模型层面优化改进的思路。推导风险预算控制对象的一阶模型,构建控制体系结构图,运用预测性反馈分析代替常规闭环反馈分析,改进风险测度参数,设计出一种基于预测性控制的风险预算方法。运用我国封闭式基金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5.
银行业的全面开放使得商业银行的竞争空前激烈,进行客户贡献度分析势在必行,而客户贡献度分析的前提是有精确的客户贡献度计算,但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无法得到精确的客户成本,从而客户贡献度分析也有失精确。本文通过作业成本法准确地计算了银行客户成本,进而得到了相对精确的客户贡献度,以期为银行进行客户贡献度分析进而进行客户关系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标准化对企业及国民经济总体经济效益的作用已经被人们越来越多的认识,但对标准的作用机理仍处在探讨之中。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对技术标准的作用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技术标准的作用在于消除逆向选择,降低交易成本。 相似文献
8.
文章运用系统动力学原理,利用Vensim PLE Version软件形成了集团公司投资规划过程的系统动力学因果关系图和流图,建立了相应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分析了仿真结果的有效性,说明系统动力学作为一种集团公司投资规划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人民币外汇市场间不对称汇率变动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关于人民币汇率各市场间关系的研究一般是基于多元GARCH模型,探讨各市场间的线性相关关系,未能考虑各市场间汇率变动可能存在的"不对称效应":面临正(反)向的较大冲击时,各市场汇率变动表现出同步性;而面临反(正)向的较大冲击时,各市场汇率变动不同步。本文运用SJC-Copula-MGARCH模型对人民币汇率境内SPOT市场、境内DF市场和境外NDF市场之间的相依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境内汇率市场(SPOT市场和DF市场)和境外NDF市场间的联系仍较弱;SPOT-DF市场在面临大的正冲击和负冲击时均表现出较强的联动性,而SPOT-NDF市场和DF-NDF市场在面临大的冲击时汇率变动表现出"不对称效应":在面临大的正冲击(人民币相对贬值)时,境内汇率市场和境外NDF市场汇率变动不同步,当面临大的负冲击(人民币相对升值)时,境内汇率市场和境外NDF市场汇率变动表现出较强的同步性。本文进一步分析了上述"不对称效应"的经济机理,探讨了其经济学含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地区社会保障差异入手,按照传统的东中西三大区域划分办法,研究中国三大地区的社会保障水平以及人均社会保障水平.利用广义熵(GE)指数分析区域间差异、区域内差异和差异贡献率,得出社会保障总体差异度下降且区域内差异为主的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