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引言融资即一个公司的资金筹集的行为与过程。根据啄食理论,公司选择融资顺序为:内源融资——债务融资——股权融资,其原因在于对财务信号和信息不对称的考虑。有学者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的融资方式以股权融资为主,其融资顺序为股权融资——留存收益——负债融资,与“啄食理论”相悖。纵观公司现金持有与负债融资关系的文献资料,大多是针对经济发达国家进行的研究,国内也有部分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但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负债融资是影响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笔者将从负债结构(分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占负债比重)、负债比重(负债占资产的比重)和债务来源三个方面分析负债融资对泛农业上市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文章以中国泛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结构与公司现金持有水平的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我国泛农业上市公司中,管理层持股有助于协调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国有股股东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着"攫取之手",国有股股东对公司治理有着消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检验董事高管责任保险是否可通过改善公司治理,进而达到抑制高管为了获得私有收益而积极推动企业发生并购行为的目的,本文采用2008~201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多元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私有收益与公司并购行为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董事高管责任保险的引入将会加剧中国上市公司管理者为了满足其私有收益而积极推动公司并购行为的发生;研究还表明,相较于货币性总薪酬的增长,公司管理者从公司并购行为中获得了更多在职消费部分的私有收益。此外,本文在理论层面上完善了我国有关董事高管责任保险和并购的相关研究,在实证层面上为上市公司的治理提供了经验数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5.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资本结构选择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1997年12月31日以前在深沪两地上市的A股公司1998~2002年度公开数据为研究的观测值,对股权结构与资本结构的理论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证据显示,经理人员持股和股权集中对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有显著影响。国有股和流通A股的存在对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影响较小,法人股的存在对企业资本结构的选择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股权分置、公司治理与股利分配决策:现金股利还是股票股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2004~2007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应用LOGISTIC回归对-股权分置改革前后我国上市公司股利分配决策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上市公司发放股票股利呈现增多的趋势,第一大股东、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以及董事会人数越多,公司越倾向于现金股利分配,但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越倾向于发放股票股利。同时,企业成长性强的公司倾向于发放股票股利,而现金流量好的公司往往不发放股票股利,企业规模与股票分配决策无关。 相似文献
7.
股权结构与企业股利政策选择关系:理论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公司治理视角出发,以中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对股权结构与企业股利政策关系进行了理论与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管理者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包括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率显著正相关;国有股比例与现金股利支付率正相关;法人股比例和流通A股比例对现金股利支付率的影响可能是负向的,且极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行为金融学在放宽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分别从投资者非理性和管理者非理性视角研究金融投资和企业决策。基于管理者非理性视角,从企业投资决策、融资决策以及股利分配决策等方面总结了管理者过度自信影响公司金融行为的研究成果,并就这一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通过税收激励机制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文章从披露和表现两个维度构建核心竞争力指标,探讨税收优惠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税收优惠能够显著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结果经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机制检验表明,财务资源改善和公司治理优化是税收优惠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渠道。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企业和高科技行业企业中,税收优惠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本研究不仅拓宽了税收优惠微观影响的研究视角,还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路径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