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恢复农业银行以来,永福县积极地开展农村金融科学研究工作。研究的内容涉及到农业信贷、信用合作、农村人民公社社队财会辅导、工商信贷、计划统计、储蓄存款、会计、出纳、现金管理等各个方面,而农村金融工作应如何适应当前农村的新形势、新特点、新要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是推动我国科学技术加速发展、尽快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纲领性文件.对于农村金融科研机构的体制改革同样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根据中央决定和上级行的有关指示精神,联系实际,对农村金融学会和农村金融研究工作的改革提出如下一些浅见.  相似文献   
3.
去年上半年,永福县15个信用社中有桃城、苏桥、江月3个社代销化肥约400吨,获代销手续费近400元,另外还有广福、矮岭两个社经营化肥400吨,广福社自报获利3,000多元.矮岭社有部分化肥未售出,可能会亏本.从上述情况看,信用社不论是代销或经营化肥,除了增加一些收入或微不足道的手续费收入、方便部份农民等好处外,存在七大弊端,总的是弊多利少、不宜再搞.  相似文献   
4.
一、 1988年支会与科研工作的回顾 (一)农村金融学会永福县支会于1988年4月在桂林分行辖内率先成立,对全辖产生了辐射反响,客观上推进了桂林全辖的农金科研工作。支会成立会上,分会和分行领导部署并要求各县会后要推广永福县改革农村金融研究体制、成立农村金融学会县支会的成功经验,促进快出、多出成果、快出、多出人才。今年元月,兴安县支会成立正是这一幅射影响的必须结果。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们对广福乡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抓好收回历年旧贷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一事进行了调查。一广福乡根据县委今年1号文件和年初召开的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本乡实际,制定了今年的经济发展计划。但是,在实施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碰到了资金不足的难题。(一)商品经济要发展,资金投入跟不上,该乡计划,今年工农业总产值要实现1159.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为909.8万元,工业(乡镇企业)产值为250万元,比上年增长6%和39%;该乡计划主要抓好发展乡镇企业和开发性农业。如乡镇企业要把榨菜  相似文献   
6.
永福农金学会召开第三次代表大会以总结1991-1993年农金学会工作、交流成果,进行换届选举为主要内容的永福县农金学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于7月12日降下帷幕。永福农金学会会长林周清代表二届理事会作了"抓住机遇创佳绩、深化改革促发展"的工作报告。报告总...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1985年2月28日发布的《借款合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建国以来国家最高行政权力机关以法令形式颁布的、关于信贷方面的第一个纲领性的文件.《条例》的发布,对指导农村信贷乃至整个金融工作,振兴金融事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全国成百万的金融工作者做好本职工作,服务四化建设也具有极大的激励、鼓舞作用.(一)历史和现实的情况充分表明,坚决地、完整地贯彻、执行《条例》是农村金融工作的当务之急,因为:  相似文献   
8.
农村金融学是社会科学的组成部份。既然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技术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毫无疑问,大力开展农村金融学的研究是全面开创农村金融工作新局面的关键。农村金融研究是为农村金融工作服务的,它的研究领域涉及农村货币、信用与流通,农、工、商各业的内部结构、发展。银行一切业务都是研究项目,都需要去调查、研究写出  相似文献   
9.
个人认为,当前,提高农村金融工作经济效益的主要矛盾是:现行的银行管理体制和职工队伍素质与我们现在所担负的工作任务不相适应。其依据是:一、从当前的银行体制看。以我县为例,县支行所在地的永福镇只有一万多非农业人口,在七九年底人、农两行未分家前,县支行本身只有4个股一个所,干部、职工45人,八  相似文献   
10.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增强责任感与紧迫感要以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江泽民同志的十四大报告,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有关指示为指导,树立社会主义市场观念;要转变重生产、轻流通、轻服务的旧观念,树立三个产业互为依赖,互相促进的观念;要转变第三产业是福利型、公益型、事业型的传统观念,树立第三产业是经营业、大产业的观念;要转变由国家包揽第三产业、轻集体轻个人办“三产”的旧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