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运用农村固定观察点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农村居民在暂时性收入冲击和永久性收入冲击下的消费保险问题.我们发现,中国农村居民能够通过消费平滑机制抵消部分暂时性收入冲击对消费的影响.而绝大部分的永久性收入冲击,都能传导到消费波动.进一步的细化分析发现,亲友间的转移支付比财政转移支付更能增强农民平滑消费的能力,户主从事非农就业活动、具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户主处于青年阶段等因素都能提高农村家庭对永久性收入冲击的保险程度.深入分析农村居民面对收入波动时的消费行为,对于当前促进农民消费,释放农村消费潜力,具有重要政策意义.  相似文献   
2.
3.
刘柏惠  寇恩惠 《财政研究》2020,(3):119-128,F0003
从世界范围来看,房地产税在地方税体系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但税制设计的特殊性和征收过程的复杂性也使其备受争议。本文着眼于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较为系统地分析世界房地产税发展中已取得的共识、仍存在的争论,以及对中国具有启发性的结论。首先,通过分析房地产税作为地方主体税种的优势解释其建立和发展的必要性。随后从两个方面分析房地产税征管中存在的矛盾、已有对策及其有效性:其一,以核心指标为基础建立税收收入分析框架,实现对政策行政因素的分析;其二,从纳税人的厌税情绪和对公平性的冲击两个方面实现对社会经济因素的分析。最后,尝试得出房地产税征收和改革中应遵循的共识性路径,并总结像中国一样的发展中国家应额外关注的关键点。  相似文献   
4.
寇恩惠  刘柏惠  张醒 《经济研究》2021,56(10):105-121
增值税的流转税性质和特殊计税方式带来了复杂的税负转嫁问题,会从效率和分配两个方面导致改革效果偏离预期.本文基于2009年采矿业增值税税率改革的自然实验,建立福利分析框架,尝试从转嫁方向、转嫁比例、转嫁时间等维度刻画增值税税负转嫁的过程和特点.研究发现,增值税税率改革导致的税负变化由下游企业(消费者)、企业所有者、企业员工和中间投入供应商四方分担,改革当期的分担比例分别为53.518%、9.953%、0.165%和36.364%,扩展到中期,税负几乎全部转移给下游企业(消费者),负担比例达到77.449%.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竞争性矿产行业,垄断性矿产行业的企业所有者更有能力在短期通过向其他三方增加转嫁而减少利润损失;下游企业虽是主要负税人,但同时能因税率改革增加进项抵扣,实际并未受损.上述结果表明,增值税税负会随转嫁时间、市场力量不同而在多个负税人之间以不同的比例分配,通过多个渠道刺激经济、影响分配,制定改革策略时应充分考虑税负转嫁的影响.本文结论有助于深入认识增值税运行规律,增强税制改革的科学性和预见性.  相似文献   
5.
最低工资是在初次分配环节缓解城镇贫困问题的主要工具,目前学术界对其有效性的检验仅局限在收益分配方面,忽视了成本分担的影响,结论可能存在偏差.本文使用城镇住户调查(UHS)数据、作者搜集的县级最低工资数据、中国投入产出表信息,利用投入产出模型连接劳动力市场和消费品市场,尝试从收益分配和成本分担两方面分析最低工资的实际运行机制和综合减贫效应.结果 表明,最低工资能实现高收入家庭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但其效果主要来自成本分担,而非人们通常关注的收益分配;最低工资使各类消费品价格上涨0.5% ~3.024%,消费者成本分担与家庭收入成正比,具有明显累进性.进一步放松就业假设后,各类家庭净收益都有所降低,但累进性未受影响.在实践中,不仅要在收益分配中准确锚定低收入家庭,还要重视成本分担的作用,用配套措施补偿不享受最低工资的低收入家庭所承担的成本.  相似文献   
6.
7.
本文从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角度来研究发达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问题。文章利用1991-2008年间江苏省城镇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支出的数据等进行分析,利用格兰杰因果检验等发现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收入差距不存在明显的因果关系,进而利用总收入的基尼系数和剔除社会保障转移性收入的基尼系数的对比分析,发现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没有有效地起到降低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相反在部分年间,反倒加剧了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城乡统筹加速发展的背景下,本文对农民工短工化以及由此导致的工资差距展开分析。在修正劳动参与和短工化的样本选择问题基础上,使用分位数回归方法估计农民工工资,并且使用MM方法对短期和长期农民工的工资差距进行分解。结果显示,高学历、有培训经历、在本地以及通过亲缘关系和正规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的人,获得长期合同的可能性较高;地区和教育对农民工工资的贡献较大;两种合同类型的农民工在工资分布的底端存在较大差距,农民工的工资差距存在粘性地板效应。这些结论对于促进农民工稳定就业,提高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加快城镇化进程,平衡区域间发展等方面的政策制定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增值税多档税率、资源误置与全要素生产率损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增值税多档税率会导致抵扣链条出现"低征高扣"和"高征低扣"现象,扭曲中间投入价格,由此造成的资源误置会带来全要素生产率损失,目前尚未有文献对此做出回应。本文扩展了Hsieh&Klenow(2009)模型,建立了包括劳动、资本、中间投入的三要素理论框架,使其更贴合增值税的基本原理。利用2007—2012年全国税收调查数据测算多档税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模拟不同税率简并方案的效果。研究发现:样本考察期间,完全消除多档税率的影响,将会使全要素生产率平均每年提升1.645%;不同的税率简并方案都能提升生产率,但单一标准税率方案具有明显优势,这一关系在多个稳健性检验下依然成立;多档税率造成的扭曲还会传递到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由此导致的额外生产率损失分别为1.327%和0.884%。进一步地,本文利用采矿业税率改革的准自然实验,验证了减少税率差异对生产率具有提升效果这一发现。本文从经济效率的角度证明了增值税单一税率的重要性,为通过增值税税率简并改革推动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提供了证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