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5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5年,为加快城市金融体制改革,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有计划、分步骤地加快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重大战略部署。随后,北京、上海、天津、深圳和石家庄五个城市被确定为首批组建城市合作银行的试点城市。15年来,城市商业银行在艰难中起步,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快速崛起,在支持地方经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建立规范的金融信用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双英 《经济论坛》2002,(22):12-12,5
一、社会信用缺失的主要危害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保证。金融信用体系是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条件,是现代金融业的发展基础。尤其在我国加入WTO后,迫切需要建立完善的金融信用体系,以适应世界经济与金融形势发展的要求。但是从目前看,现代市场经济所必备的国民信用体系在我国还不够完善,全社会信用意识仍很淡薄,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还时有发生,种种失信行为严重破坏了正常的金融秩序,社会信用的缺失对金融业的安全运行带来了极大的隐患。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3.
金融支持河北省现代农业发展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河北省各地针对现代农业发展中存在的融资瓶颈等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了全省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但也存在金融服务的保障扶持机制不健全、农业承贷主体管理状况欠佳等问题,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对“三农”金融服务的政策扶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现代农业的支持力度;推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扩大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覆盖面;发展壮大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进一步提升其承贷能力;加大涉农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推动金融供需双方多层次交流合作,深化银农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4.
在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推动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自2005牟以来获得了初步发展,但在其监管方面还存在监管主体不统一、监管力量缺乏规划、缺乏有针对性的监管办法、监管链条过长等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由省级地方政府设立专门的机构统一负责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建立全新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监管标准、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定向费用补贴转化为农村金融机构的监管补贴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改造传统农业的必然选择,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金融支持是必不可少的.针对河北省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金融支持不足、资金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等问题,金融系统应努力创新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优化信贷管理,提高服务效率,延伸金融服务以延长农业的产业链条.  相似文献   
6.
2007年以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发展速度却慢于银监会的试点计划和三年工作安排进度。究其原因主要是银监会在监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采取了过于保守的政策,这项政策大大降低了合格发起人的数量并降低了县域经济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地方政府和大中型商业银行的激励不足等。文章认为,应采取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特区,增加对大中型商业银行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激励,建立两级金融监管体制和稳定的农村金融补贴机制等措施来推动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2007年以来,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获得了较快发展,但发展速度却慢于银监会的试点计划和三年工作安排进度。究其原因主要是银监会在监管力量不足的情况下采取了过于保守的政策,这项政策大大降低了合格发起人的数量并降低了县域经济主体的参与积极性。文章认为,应采取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组建特区,增加对大中型商业银行建立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激励,实施稳定的农村金融补贴机制等措施来推动我国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又好又快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当前,贫困地区融资难的问题成为制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障碍之一,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易县扶贫经济合作社的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了其成功的经验和启示以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拓宽融资渠道、保持小额贷款组织的可持续性,尽快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扶贫社的合法地位等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一、传统与现代相遇:有时姜还是老的辣许多人一直认为,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潜在影响下,大众是追求客观真实的,是客观真实决定了法律的评判。我认为这种说法并不确切。追求客观真实主要反映在刑事诉讼中,比如刑事案件中的刑讯逼供、鬼神诱供、微服私访,皆是追求客观真实的表现。而在中国传统民事案件的处理中,中国历来有悬搁客观事实的司法判例。这是我以为可为李君文章补充之一。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