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33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14篇
贸易经济   7篇
经济概况   10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激励相容监管是国际银行业监管演进必然趋势.我国银行业监管中存在严重的激励缺失问题,监管收费就是典型的一例.一个激励相容性监管收费方案应该考虑到被监管者具体情况:风险控制水准、经营效率、公司前景各个方面,然后采用一些具体的指标进行量化,并采取一些惩罚机制,让被监管者采取合作态度,不敢隐瞒自己的风险情况.  相似文献   
2.
通过调查问卷以山东省257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对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保险需求的各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对科技风险、科技保险的认知程度、管理者受教育水平、保费补贴水平、保单保障水平、理赔满意度等定类指标与科技保险需求正相关。风险指标中的人均技术装备值、新产品研发成功率、企业资信度、顾客美誉度、新产品销售比率、市场占有率等六项指标与科技保险需求负相关,社会公众投诉率与科技保险需求正相关。经济类指标中的人均资产额、人均利润额两项指标与科技保险需求正相关,环境类指标中的产业平均利润率、R&D人员占比两项指标与科技保险需求正相关。根据分析结论,从影响高新技术企业购买科技保险需求角度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银行资本监管是当今世界上最愿意被接受的监管工具.银行资本监管的经验文献给出关于最优资本结构、风险行为以及监管之间关系的一些验证,并对存款保险、许可证价值以及公司治理结构对银行风险行为的影响做出更多的研究.通过对这些文献简要的回顾,明白这些经验验证告诉了我们什么,并指出未来我们还要对银行资本监管做哪些研究.  相似文献   
4.
5.
国内外互联网保险发展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与广泛普及,蕴涵着无限商机的互联网保险开始茁壮成长。国外发达国家互联网保险有B2C、B2B两种模式。B2C可分为保险公司网站、第三方保险超市网站及互联网金融超市三种形式;B2B模式可分为互联网风险市场和互联网风险拍卖两种形式。我国互联网保险在近20年里经历了兴起、发展以及不断成熟的过程。从宏观角度看,这一过程主要可归纳为四个时期,主要模式包括保险公司网站、第三方保险超市网站、搭载与合作等。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为我国互联网保险市场带来了新机遇,但必须认识到基于当前的发展条件和现状,现阶段我国互联网保险市场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发挥行业能动性解决这些困难,才能确保我国互联网保险市场充分适应时代的需要,在全新的历史时期健康、全面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国资本金制度大致有三种:法定资本金制度、授权资本金制度与折衷资本金制度.这三种制度各有利弊.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目前仍有必要施行法定资本金制度.  相似文献   
7.
关于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持有资本所起的约束作用,有两种观点:强制观与激励观.强制观下的监管模式是标准化方法;激励观下的监管模式包括内部模型法与预先承诺方法.目前我国银行业监管模式是强制观指导下的监管模式,这种监管模式具有激励不相容性,是低效的模式.  相似文献   
8.
国际银行业监管标准嬗变途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银行业监管标准从旧协议向新资本协议嬗变途径中有两个交叉方向的变化——监管性的资本与经济性的资本、基于规则的监管与面向过程的监管。虽然新协议中保留了一些监管性和规则性的资本监管因素,就象在旧协议中也吸收了经济性和过程性方法的要素一样,但是新协议中监管方式的转变仍然是实质性的和很重要的,并且是同时发生在两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世界城市化进程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以前,随着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少数新石器时代的村落发展了小集镇和城市,这一变化称为“城市革命”。世界最早的城市出现在今伊拉克境内,沿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岸而立。不过按现代的城市标准来说城市很小,但与以前人类定居点相比,则是很大了。  相似文献   
10.
公地的悲剧:国有经济效益滑坡的一种产权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68 年 ,哈丁教授在《公地的悲剧》一文中讲述了对所有人开放的公共牧场必然会遭到过渡放牧的故事。公地的本质特征在于决定资产使用方式的产权结构。如果某种资产的产权安排决定了很多人都能不同程度地使用这种资产 ,那么这种资产就具有公地的特征。由于每个人都是理性人 ,从自利角度出发进行决策时只考虑个人的边际效益等于个人的边际成本 ,而不考虑他们的行动所造成的社会成本 ,从而被锁定在一个迫使他们无限地使用这种资产的经济系统之中 ,“公地的悲剧”自然就产生了。本文拟用这一原理对我国国有经济效益滑坡的现象进行产权诠释 ,并试找出一种解决的途径。一般来说 ,随着经济发展 ,产权先在个人层面上界定清楚 ,然后在企业层面上界定清楚 ,最后在更高的经济组织如财政、金融体系等上界定清楚。在象我国这样社会主义转轨经济里 ,个人的产权 (包括使用、收益和转让等权利 )得到了清楚的界定 ,但产权在企业层面上尚未完全界定清楚。国家有选择地把一些权利给予了国有企业的经理 ,但是经理们得到的权利是不一致和不完整的。他们虽拥有全部的经营管理权 ,但拥有的剩余控制却很少 ,更没有资产转让权。这是由于主管部门虽把某些权利下放给经理 ,但仍然保留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