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3篇
  2007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续上期 )三、公债管理与中国经济增长分析(一 )中国公债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根据模型公式 ( 1 )、( 2 )与 ( 3) ,截止到 1 998年中国公债余额的期限结构平均为 3年多一点 ,故我们将其按 3年计算 ,由于公债利率是比照同期限银行储蓄存款利率确定的 ,大部分公债属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零息债券 ,所以用 3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计算出的实际利率近似算作公债余额的实际平均利率 ( r) ,将其与实际 GDP增长率( y)、公债余额占 GDP比率的增减量 ( Δ b)对比 (表 1所示 ) ,可以发现 ,除 1 990年外的其余年1988— 19…  相似文献   
2.
税收饶让抵免的考察与政策选择(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晓悦 《涉外税务》2001,(11):31-35
随着亚洲和拉美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迅速崛起,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从一些发达国家流向这些新兴市场国家,从而使自二战以来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贸易和投资的流向及构成发生了显著变化。一些发达国家认为,在全球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应重新考察建立在“发达国家是资本输出国,发展中国家是资本输入国”这一前提下给予发展中国家税收饶让抵免的政策,要求在双边税收协定中取消或限制对一些国家的饶让抵免条款。而发展中国家一直将饶让抵免作为其实施税收优惠以吸引外资的配套措施,坚持要求发达国家给予饶让。在这一背景下,我国对外谈签税收协定工作既面临着有的发达国家要求中止饶让或到期不再给予饶让的压力,也面临着一些发展中国家要求我国给予饶让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反避税工作起步较晚,因此,转让定价问题也是我国税务管理中的最大问题之一,它不仅操作复杂,而且涉及国与国之间税收利益的分配问题。本期刊登两篇有关转让定价方面的文章,其中《美国葛兰素史克公司转让定价案分析》一文对我国反避税工作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公债之于经济增长的效应释放最终取决于公债管理 ,因而公债管理政策意向是至关重要的。公债管理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广义公债管理中最主要的是公债规模的确定 ,公债规模与经济增长有着两者的相互变动机理 ,从维持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看 ,公债规模有其最高理论上限 ,适当的公债规模是确保公债积极效应的前提。诸如期限结构、预算调整以及币种结构等是公债管理的具体技术内容 ,这对公债与经济增长的合理关系也是不容忽视的。中国公债管理政策 ,尤其是对规模水平与主要措施的把握于当前通过增发公债支撑扩张性财政政策以启动经济增长是最为关键的 ;从协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并形成合力作用角度 ,以及现实经济增长要求看 ,通过公债管理措施将公债予以适当货币化是必要与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公债之于经济增长的效应释放最终取决于公债管理,因而公债管理政策意向是至关重要的。公债管理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公债管理中最主要的是公债规模的确定,公债规模与经济增长的稳定性看,公债规模有其最高理论上限适当的公债规模是确保公债积极效应的前提。诸如期限结构、预算调整以及 种结构等是公债管理的具体技术内容,这对公债与经济增长的合理关系也是不容忽视的。中国公债管理政策,尤其是对规模水平与主要措施的把握于当  相似文献   
6.
新企业所得税法中反避税立法内容剖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新企业所得税法”)。新企业所得税法第六  相似文献   
7.
8.
王晓悦 《涉外税务》2001,(12):27-30
我国饶让抵免的现状 我国自80年代初对外开展税收协定谈判,目前已与66个国家签署了税收协定,其中,41个协定中包括了饶让抵免条款.为了配合国家改革开放、吸引外资的需要,我国在税收政策上制定了一系列对外资的优惠措施,为了使税收优惠真正受惠于来我国的投资者,我们在与发达国家谈判的过程中,坚持对方给予我方饶让.在经合发组织29个成员国中,与我国签署协定的有27个,其中24个规定饶让条款,20个国家单方面给予我国饶让;4个国家与我国相互给予饶让.对于一些来我国投资较多或鼓励引进外资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也坚持对方给予饶让或相互给予饶让,如中国与马来西亚和泰国的协定中都规定了相互饶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