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9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概况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由于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美国银行界越来越担心缺乏石油的第三世界国家将不得不在燃料方面花去很多的钱,以致于无力偿还其欠美国及其他工业国家银行大约1.500亿美元的借款,而且这种拖欠借款的连锁反应,将可能像滚雪球那样,给全世界带来金融危机和银行倒闭风潮。据最近估计,对第三世界贷款最多的是美国、日本和西欧的银行。在1979年中,美国银行对缺油的发展中国家的放款达544亿美元,其中有十个国家和地区即: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台湾、南朝鲜、秘鲁、泰国、墨西哥及菲律宾,向美国银行的借款都在十亿美元以上。至1979年底,石油输出国以外的发展中国家,共向全世界银行借款1.5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3.
美国联邦银行管理制度的特点是其复杂性,联邦一级的银行管理机构达六家之多。货币监理署、联邦储备体系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是美国联邦银行管理制度的主体,对商业银行的监督管理主要由这三家机构来执行。美国联邦银行管理机构之所以这样复杂,主要原因是由美国政治制度决定的,美国人惧怕权力集中形成垄断,政治上搞制约与平衡,对银行管理大权也不允许一家独揽,防止造成华尔街或华盛顿对全国的控制,经济上的原因是,美国在建立联邦银行管理制度的过程中,遇上了南北战争,1907年的经济危机和本世纪三十年代初的大萧条等非常时期,为了解决当时面临的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由南斯拉夫的银行界和学术界发起组织的"世界科学银行会议",每三年举行一次。第一届是1977年在南斯拉夫世界闻名的海滨游览城市杜布洛夫尼克举行。今年五月廿六日至卅一日又在同一地点举行了第二届会议,有46个国家216人,包括来自第三世界的21国,来自美国和第二世界的17国,来自苏联、东欧国家的7国,以及国际经济组织的18个组织的代表参加。专家学者、商业银行、官方银行和国际经济组织的代表约各占四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6.
7.
海外金融发展启示录将向读者推出一系列文章,介绍海外经济与金融发展过程中的先进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以及对我国金融改革的借鉴与启示。“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文章主要阐述了三个问题:(一)完善我国现代商业银行体系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二)在我国建立与发展现代商业银行体系必须具备的条件;(三)对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体系的几点设想。作者提出的设想是:稳步推进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化;巩固与鼓励建立新型的商业银行;加速金融立法,使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规范化;建立现代商业银行体系必须要有相应的配套改革;建立有序竞争机制,提高效率;建立银行业同业公会,加强自律管理;加快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机制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一、银行利率在南斯拉夫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南斯拉夫是一个实行工人自治管理的社会主义国家。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经营的基本目的,是要以最好的方式和最小的成本向企业和其他机构提供它们从事经济活动所需的资金,而不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赚取利润。因此南斯拉夫银行利率的制订与运用,与资本主义制度下银行利率所起的作用有本质上的不同,具有自己的特点。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金融市场要完成其融通资金的职能,主要是通过利率这一调节手段来进行的。目前的南斯拉夫,由于实行社会计划,金融市场也不发达,因而在影响资金供求方面,利率并不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对借贷资本运动的分析,不仅揭示了借贷资本所体现的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之间瓜分剩余价值的关系,而且揭示了贷方和借方之间控制与被控制,调节与被调节的经济关系,因而是我们理解银行结构性调节问题的出发点。由于信用活动依存于物质生产活动,构成再生产过程的内在要素,使上述调节、控制关系表现为银行对生产、流通过程的渗透力量。随着生产高度社会化和银行资本的集中垄断,它将发展成为银行对经济结构的宏观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