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4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7篇
贸易经济   8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第三方物流的利润源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绍庆 《商业研究》2005,(2):176-178
现代物流是“第三利润源泉”决不是意味着第三方物流企业可以轻松获取丰厚的利润。第三方物流企业必须通过发挥专业化管理规模化经营的优势为物流服务需求方提供优质、低成本的服务 ,才能吸引物流服务需求方将其物流服务委托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实施 ,最终达到双赢的结局  相似文献   
2.
现代物流的金融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物流企业存在服务项目单一、服务水平低下的问题。物流与金融相融合为生产经营企业提供物流和金融服务是现代物流业重要的创新领域之一。文章从融通仓融资服务、物流结算与资金管理服务、物流租赁服务、物流保险服务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物流企业如何开展金融创新,以提升物流综合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3.
郑绍庆 《经济论坛》2004,(3):115-116
据杭州日报报导,2003年国际上的蔺草制品行情看好,可宁波鄞州区的一些蔺草加工企业经营者却高兴不起来,原来他们与农民签订的万亩蔺草订单成了一纸空文。宁波兴宁集团去年和奉化市三个村签订700亩的蔺草收购合同,可时至今日,却一份都没有按合同价格兑现,其他蔺草加工企业也有着同样的遭遇。同样的情形在我国各地时有发生,造成这一局面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商业信用的培育与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信用是指以赊账方式出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时买卖双方之间相互提供的信用.以这种方式买卖商品,在商品转手时,买方不即时支付现金,而是承诺一定时期后再支付.商业信用随着商品经济的产生而产生,并反过来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物权法的出台,开辟了企业利用动产抵押融资的新渠道.动产抵押融资比先前在担保法下动产的质押融资有许多优势,但也带来抵押权人对抵押物难以监管的问题.利用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融通仓服务,设计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可以有效地解决抵押物监管难问题,从而使动产抵押融资更具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郑绍庆 《时代经贸》2013,(14):132-133
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多年努力,均实现了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从而实现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而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由于缺少前端的垃圾分类收集,大量可回收物混同垃圾直接进入填埋场,不仅占用大量土地,还造成严重的二次污染。2000年,我国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八个试点城市开展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十多年时间的实践表明,  相似文献   
7.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与社会的加速转型,不同住区居民对社区服务需求的差异性日益凸现,传统"一刀切"的社区服务体系已无法适应新的社会发展要求。随着我国保障房建设的不断提速,针对城市这一特殊住区居民的特征及其社会服务需求,开展有效的社区服务,已成为目前值得深入研究的方向。文章对国内外城市低收入家庭住区的形成及其产生的社会问题、城市低收入住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以利于我国保障房住区社区服务体系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信息和激励两个基本问题出发,着重从人性伦理的角度对"为什么计划经济在一段特定时期内能很好的发挥作用而在另一时期却阻碍经济的发展"这一问题做出新的解释,从而进一步揭示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坚定不移地走市场化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9.
发展现代物流必须转变的几个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我国现代物流业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更需要全体物流企业的共同努力。转变观念,以正确的理念指导物流企业的行为,才能使我们的物流企业得到健康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物流服务,也才能在外来物流航母进入中国后形成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10.
农民增收难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收入水平低下、增收难已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重大经济和社会问题。如何促进农民增收,理论界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党和政府也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本文试图从农产品的供求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两个角度对形成农民增收难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运用退出机制和补偿机制来解决农民增收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