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计划管理   9篇
贸易经济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中央银行多次地运用存款准备率来调节经济运行。然而,过高的存款准备率对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运行造成了负面影响。文章在分析当前存款准备率过高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一个存款准备率影响经济运行的分析框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了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合意性以及对于经济长远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货币政策只能在一定的时限和幅度范围内才有效,超过了时限和幅度运用货币政策,不仅会抵消货币政策的效果,而且会使经济运行遭受沉重的打击.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就是利率调整幅度过大的教训,而我国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外汇储备过高等也受我国汇率调整过于滞后的影响.因此,我们提出了在一定的时限和幅度内运用货币政策思路,以尽可能减少震荡的方式,促使被扭曲的经济变量向均衡位置回归,以提高宏观调控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与西方国家中央银行单一的货币政策目标不同,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具有双重目标:稳定币值和促进经济增长.本研究考虑了这种特殊性,通过构建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央银行和经济主体的效用函数,研究了市场分割条件下我国中央银行与经济主体围绕通货膨胀进行博弈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我国中央银行天生具有制造通货膨胀的内在动机,但是由于经济主体理性预期的存在,中央银行在短期内获得的收益将会被在长期付出的更大代价所抵消.最后,本文提供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分析传统的投资对冲基金组合架构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资产组合构架模型,并通过美国市场的数据论证了对冲基金为何不是一个纯粹超额收益的制造者而更多是一个风险溢价的提供者以及将对冲基金与传统资产有机整合到一起的好处,为投资者优化资产投资组合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西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研究进行回顾与评价,归纳出其共性和适应我国国情的部分,然后比较分析了我国与西方国家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方面存在的差异性,并提出了借鉴西方理论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金融危机为分界点,选取2007-2010年的数据,研究了Shibor与上证指数之间的波动溢出效应及背后所体现的货币政策逻辑含义.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危机后,Shibor与上证指数的波动溢出效应逐渐增强.政策含义是:shibor发展较快,已经具备了基准利率的功能,这为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基础;管理层可以利用shibor与上海指数的内在逻辑关系,改善和提高货币政策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分析传统的投资对冲基金组合架构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资产组合构架模型,并从理论上论证了对冲基金为何不是一个纯粹超额收益的制造者而更多是一个风险溢价的提供者以及将对冲基金与传统资产有机整合到一起的好处。然后用Cornish—Fisher伸展式对新的资产组合进行分析,证明了新架构的合理性,并用欧美市场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本研究为对冲基金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操作范式。  相似文献   
8.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香港私募基金发展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的私募基金是指透过非公开模式,面向少数机构投资者或专业投资者募集资金而设立的基金。由于私募基金的销售和赎回都是透过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私下协商来进行的,因此它又被称为向特定对象募集的基金。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报道,截止2008年底,中国香港地区已成为亚洲第二大私募基金中心。  相似文献   
9.
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并逐渐引发为全球经济危机.我国经济也受到了这次危机所带来的外部性冲击,同时,又面临着国内发展与改革过程中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认真探讨当前宏观经济中出现的不均衡性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是确保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顾巧明 《品牌》2014,(12):185-185
电脑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已经进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主要介绍工业设计、平面设计、3D造型、3D打印等一些基本知识和相关常用软件的应用。不管你是从事专业的产品设计工作还是个人兴趣爱好,了解或掌握这些知识对你的生活是有一定的帮助的。随着3D打印技术的普及,个性化设计时代已经来临,这可以提高个人情趣和美化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