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4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定量分析了破产机制对企业最优资本结构和债券价格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随着破产重整期间的上升,最优杠杆比率随之增加。讨价还价能力在债权人和股东之间的分配格局显著地影响了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的选择。企业税率、企业资产价值波动率、破产成本、财务危机成本等非破产机制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破产机制影响最优资本结构的程度和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从国际和国内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的粮食出口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我国粮食出口的通货膨胀效应.我们发现我国粮食出口既有正向的通货膨胀效应也有负向的通货膨胀效应,但其正向效应大于负向效应.在消解我国粮食出口通货膨胀效应对策分析中,我们发现取消粮食出口退税的实际作用可能非常有限,应该寻求更有力的政策着力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违约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的角度对我国短期融资券发行利差的风险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违约风险是我国短期融券发行利差的决定性因素,流动性风险虽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远非决定性因素.本文把实际的发行利差与通过Merton模型估计出的发行利差相比,发现 Merton 模型存在低估利差的问题.这说明Merton模型不仅没有考虑流动性风险,而且可能对违约风险也无法充分定价.  相似文献   
4.
本文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定量分析了企业破产机制对负债融资企业的债券信用利差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随着破产重整期间的增加,企业债券信用利差随之增加。讨价还价能力在债权人和股东之间的分配格局虽然对企业融资决策产生显著影响,然而信用利差对该变量缺乏足够的敏感性。企业税率、企业资产波动率、企业破产成本、企业财务危机成本等非破产机制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破产机制对信用利差的影响程度和方式。  相似文献   
5.
马改云 《商业时代》2007,(33):79-80
通过股份制改造,四大国有银行逐步成为上市银行,使得其内外部经济特征发生显著变化。本文主要分析了国有银行的上市对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建立Probit模型和Extreme Value模型对城乡居民的金融排斥程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均面临一定程度的金融排斥.城乡居民储蓄排斥程度皆为最低,贷款排斥相差最小,金融咨询服务排斥程度相差最大.收入、受教育程度、年龄、就业状态、家庭至金融机构距离等变量影响城乡居民不同类型金融排斥的方向及程度皆存在很大差异,需针对城乡居民具体的金融排斥类型提出契合度最高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使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定量分析了表征破产重整制度的关键变量以及其他相关变量对重整中企业的债权价值和股权价值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重整期间是影响企业资产价值在债权人和股东之间分配格局的关键性制度因素。此外重整程序下企业最初的未偿付债务数量、企业资产价值波动率、财务危机成本与股东提出重整计划的排他性时期等因素也会影响债权价值与股权价值。  相似文献   
8.
马改云 《改革与战略》2008,24(2):55-57,71
文章从博弈论的视角,分析了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效率。根据证券市场本身的层次,文章构建了一级发行市场中的寻租合谋监管博弈模型和二级交易市场中的混合策略监管博弈模型。根据这些模型分析的结果,可以得出如下的结论:在给定目前中国证券市场监管博弈规则的条件下,监管者和被监管者的最优策略反而导致中国证券市场的低效率;中国证券市场效率的提高,关键在于对目前监管博弈规则的改进。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建立了股票价格与经济波动之间的相互关联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货币政策对股票价格反应模型。然后,基于中国的数据,采用向量自回归修正模型、协整关系检验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计量学工具对模型的结论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股票价格、经济波动与货币政策三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机制。结果表明,股票价格与经济波动之间存在着长期的稳定的协整关系,两者相互影响。所以,股票价格应该进入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函数的解释变量范畴。  相似文献   
10.
我国股份制银行公司治理的现实困境和对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处在“形具而实不至”的现实困境中。公司治理法规和产权结构中的缺陷导致了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中的缺陷。“股东至上主义”思想导致的融资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设置的冲突,削弱了债权人对管理层监控的动力和能力。与此同时,公司控制权等市场发育滞后制约着外部治理机制作用的发挥。因而.协调推进内外部治理机制的建设,形成综合性治理模式是我国股份制银行公司治理的目标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