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5篇
贸易经济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人民币自2005年7月正式与美元脱钩以来,已经升值约6%,汇率制度改革对金融行业相关主体的直接效应不言而喻,但它究竟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进出口贸易有多大影响?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以经济欠发达地区——盐城市为例,通过其实证分析,了解汇率制度改革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原油价格对中国物价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鉴于投入产出表记录和反映了全社会各部门的经济活动和相关关系,本文首先利用中国国家统计局1997年124个部门的投入产出表,分析了原油价格上涨对中国物价的影响。结果表明,如果原油价格上涨100%,中国的批发价格指数将上涨6.2%,消费者物价指数将上涨2.2%。继而对2000年的投入产出表进行计算,结果显示,该两项指标已分别上升至12.1%和4.4%。这说明中国抗高油价的能力在减弱。分析还表明,中国受油价上涨影响最大的部门是石油制品业,其物价将上涨58.9%,其次是与运输有关的部门,特别是水上客运业(16.4%)和水上贷运业(15.5%)。除了详细考察油价对中国物价的影响之外,还从时间上(纵向)和从国际上(横向)分析了油价影响程度的变化、不同点及其原因。通过对亚洲主要国家的分析比较得出,日本的抗高油价能力最强.中国的抗高油价能力正在逐步减弱,并已接近韩国和东南亚等国的水平。  相似文献   
3.
沈中元 《国际石油经济》2006,14(11):6-14,17
进入高油价时代,汽车领域的石油替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作为一个汽车化进程快速发展的国家,中国汽车领域的石油替代燃料的发展对中国和世界都有巨大的影响.文章以各种替代燃料--LPG、CNG、LNG、乙醇、甲醇、DME(二甲醚)、生物柴油、CTL(煤炭液化),以及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分析对象,介绍和分析了中国政府对于各种替代燃料的态度、政策以及各种替代燃料的普及现状,并从能源供给的安全性、替代燃料的经济性、大气环境性能(尾气排放)、综合效率(能源效率和CO2排放量)以及汽车性能五个方面就中国2030年石油替代燃料普及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各种汽车替代燃料中,煤炭液化(直接液化>间接液化)和生物燃料是最有希望的两种替代燃料.如果在2030年这两种燃料的产量能够分别达到2000万吨,届时中国汽车所需的石油消费量将可以从1.4亿吨下降至1.0亿吨.同时,石油替代项目与能源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和环境等问题都密切相关,所以应该始终将能源问题放在全局中通盘考虑.  相似文献   
4.
中国汽车领域的节能潜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随着中国汽车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汽车的石油消费势必增加.预计2030年中国汽车的能源消费将达到2.5亿~3.0亿吨油当量,占石油消费的比例将上升到40%左右.因此,汽车领域节能工作的重要性将不断增加.从技术节能和结构节能两个角度对中国汽车节能潜力的分析显示,在不计其他难于直接测算的节能潜力的假定下,到2030年,依靠采用现有节能技术可以实现节能33%,混合动力汽车普及率达到50%可以实现节能14%,两者相加可实现节能42%.另外,普及小排量汽车和适当提高柴油车的比例,可分别实现5%的节能目标.技术节能与结构节能合计,可实现节能48%.要在汽车领域实现上述节能潜力,中国应该加强汽车的自主开发能力,在环境保护标准、油耗标准和成品油标准上综合强化现有标准,同时还必须在财税政策上支持小排量汽车和节能清洁型汽车的普及.  相似文献   
5.
日本百年节能史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日益突出的能源供需矛盾和环境污染问题,中国政府不但制定了“十一五”期间节能20%左右的宏伟目标,同时也出台了一系列的节能措施,其政策力度之大和效果之显著是举世瞩目的。为了长期有效地推进节能,本文简要地回顾了中国近年来节能政策的背景、内容和特点,通过考察日本不断摸索、逐渐完善、最终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节能体系的百年节能史,客观地总结出日本节能工作的特点、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从一个侧面为中国下一步节能工作的展开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金额越来越大,结构越来越不平衡。高额的外汇储备数量,吸引着世界的眼球,理论界对其论之又论,但对我国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并没有进行深入地探讨,此时关注我国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节能潜力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用产品单耗比较的方法检测中国的节能潜力,虽然受到很多制约条件的限制,但还是能够避免产值能耗比较法所引起的误差大、波动大的问题,因而更加可靠。本文通过中国各部门产品单耗与日本同指标的比较,对中国的节能潜力做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能源转换部门有25%的节能潜力,终端消费部门有26%的节能潜力,综合平均能源转换部门和最终能源消费部门的节能潜力,得出一次能源消费的平均节能潜力是26%。由于本文没有计算产业结构调整和管理体制完善所能带来的节能潜力,因此,有理由相信,实际的节能潜力将会更高。虽然本文得出的中国节能潜力数据很保守,但这也相当于3亿吨的石油消费量,它不仅对于能源本身,而且对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也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数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