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4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现有文献对控制权扭曲的分析较为分散,这是导致各种具体机制难以遏制低效率行为(如过度注资、掏空、短期行为等)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对各种形式的控制权扭曲进行系统归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权力观,这有利于为设计更好的治理机制提供思路.我们认为,根据权力来源的不同,可以将权力划分为直接控制权、衍生控制权和代理控制权,每一种控制权都有与其相对应特有的控制权扭曲形式.直接控制权可能会造成事前的专用性投资不足以及事后的互相侵害;衍生控制权可能会造成纵向转移和横向转移资产;而代理控制权所造成的配置扭曲形式包括:权力交叉问题,短期行为问题、赢家通吃问题和优者出局问题.  相似文献   
2.
如果要约收购能够有效地约束管理层,则公司治理中的代理成本会大大降低。但无论在事前还是在事后,接管各方的战略行为和企业的投票权结构都严重限制了接管的约束作用。本文试图对接管的约束作用的理论和经验研究进行综述。本文将集中于要约收购,而不考虑协议收购和代理权竞争等其他的接管形式。  相似文献   
3.
企业的研发外包:一个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企业在研发外包的过程中通常会面临着由合同的不完全性、知识的非独占性以及累积性创新的不完全替代性所带来的各类成本,而研发外包之所以能够更多地进行是因为在现实操作中存在着缓解这类成本的治理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企业为主要参考点通过文献综述重点考察了作为治理机制的研发外包的最优组织形式,研发外包中的合同设计以及公共政策层面和企业层面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尽管上述不同层面上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信息泄漏问题,但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增加并不一定就能够促进企业更多地进行研发外包。为此,本文还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企业研发外包决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费方棫  李靖  郑育家  蒋士成 《经济学》2009,(2):1107-1162
企业在研发外包的过程中通常会面临着由合同的不完全性、知识的非独占性以及累积性创新的不完全替代性所带来的各类成本,而研发外包之所以能够更多地进行是因为在现实操作中存在着缓解这类成本的治理机制。在此基础上,本文以企业为主要参考点通过文献综述重点考察了作为治理机制的研发外包的最优组织形式,研发外包中的合同设计以及公共政策层面和企业层面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尽管上述不同层面上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信息泄漏问题,但知识产权保护强度的增加并不一定就能够促进企业更多地进行研发外包。为此,本文还考察了知识产权保护强度与企业研发外包决策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授权的经济分析——兼论国有大型企业的治理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私人收益的存在如同在委托人所订立的合同中增加了一个黑洞,监督者和代理人之间的合谋会通过这个黑洞抽取委托人大部分甚至全部的收益。如果监督者只是一个纯粹的监督者,只具有有限的权利,只负责向委托人报告自然状态是好的还是差的,则它与代理人的合谋对委托人造成的损失,以谎报自然状态对委托人造成的损失为限。如果监督者同时还被过度授权,则委托人的利益将耗散殆尽。  相似文献   
6.
我国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根植于融资渠道的结构性缺陷之中,即过度依赖内源融资,大型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上又不具有比较优势。因此,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必须积极拓展银行贷款以外的其他融资渠道,包括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企业的债券融资、股权融资等。  相似文献   
7.
郑育家 《董事会》2009,(5):105-105
产权问题是企业理论的一个基本问题,产权改革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和手段,对产权进行研究在过去、现在及未来都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费方域教授的专著《企业的产权分析》用深刻但不晦涩的语言介绍了从新古典的企业理论到现代企业理论、从Ronald Coase到Oliver Hart所发生的变化,并且用不完全合同理论对企业的基本问题作了全新的诠释。  相似文献   
8.
9.
Dewatripont-Maskin(1995)将软预算约束描述为一种事前无效,事后有效的动态激励问题,认为信贷的分散化有助于消除软预算约束。文章在DM(1995)模型基础上引入控制权收益变量,论证了事前无效,事后也无效软预算约束的存在条件,指出这种软预算约束本质上是控制权人追求私人收益的道德风险行为。信贷的分散化不足以消除事后无效率的软预算约束。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和法律机制是减少事后无效率软预算约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