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3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国际油价波动对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油价在高位的频繁波动给中国的私家车市场增添了新的不确定因素。从1985-2006年间的有关数据看,中国私人汽车数量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际油价的上升;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与国际油价和中国人均收入之间具有长期的协整性,国际油价对中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具有单向因果性。中国私人汽车的出路还是在于通过技术进步,开发节能型汽车以及新能源汽车。  相似文献   
2.
CPI作为2007年中国热点问题之一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文章通过引入CPI,利用经济计量模型检验了中国1978-2007年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因果关系,结论是:能源消费与GDP和CPI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GDP对能源消费存在单向Granger因果关系,而CPI与能源消费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因此能源消费增长速度的降低并不会影响经济增长速度.通过研究认为,中国可以进一步采取节能措施以降低能源强度,而不会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碳交易市场与中国碳交易定价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作为能源市场上的重量级卖家,拥有较大的CDM一级市场份额,却未能掌握碳交易的定价权。为了避免中国在新一轮的国际经济浪潮中再次失声,谋取碳交易的定价权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发展中国家在贸易量迅速扩大的同时,也经历着产业内贸易的形态变迁,不同形态的产业内贸易引起的调整成本可能不同。本文通过对1996-2005年18个制成品产业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发现相对于水平型产业内贸易,垂直型产业内贸易引起的劳动力市场调整成本较大,同时调整成本也因不同产业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结构分解法(SDA)研究了结构效应在我国1980~2005年间能源强度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同时通过国际比较分析了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能源强度的差距以及其中的结构效应、非结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结构效应是形成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能源强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其中,中国的能源强度高于印度能源强度的所有原因均在于结构效应,这主要是我国这些年来产业结构一直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因此,优化产业结构是进一步降低我国能源强度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