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4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改革需要改变“理论贫困”局面□罗肇鸿编者按:该文作者系我国研究世界经济与政治方面的著名学者。最近,他东欧一行之后很有感受,我们便请他撰稿谈一谈。从此文中,我们可以感到,作为理论工作者的责任多么重大。他所讲到的“理论贫困”现象是否确如其实,我们可以研究...  相似文献   
2.
3.
戈尔巴乔夫时代以改革为旗帜,正引起世界的瞩目。本文就他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发表几点评论。一、改革的历史教训纵观苏联战后的经济发展史,大体可以说每隔10年便有一次改革。这就是50年代后期由赫鲁晓夫领导的改革,6、70年代由勃列日涅夫领导的改革和当前由戈尔巴乔夫领导的全面改革。  相似文献   
4.
2008年对全世界来说都是艰难的一年。中国人在年初经历雨雪冰冻灾难,惊魂甫定,四川汶川大地震接踵而至,问题奶粉又搞得大家灰头土脸。如若不是北京奥运会胜利举办,神舟七号飞船顺利升天,航天员出舱实行太空行走给了中国人以精神支持,日子真是难熬了。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世界经济与政治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首先表现在队伍迅速扩大了,涌现出一批优秀的中青年专业工作者,活跃在科学与教学战线上。同时还表现在取得了一些有较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同十年前相比,我们对外部世界的了解要深刻得多,清晰得多了。在世界经济与政治的许多领域我们已经多少取得了发言权,我国学者的一些观点已经逐步为国外同行所了解。不过,总的说来。  相似文献   
6.
20世纪即将过去。人类在这100年经历了许多重大重件,比如,两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在前苏联及东欧地区从胜利走向失败;社会生产力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获得了迅速提高但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也已经到了不可忍受的程度,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经济发展有过30年代的大危机,也有过蓬  相似文献   
7.
一、1995年形势的总体特点 1995年独联体和东欧国家形势的总体特点可以概括为:阵痛已过,复苏有望,社会左倾。无论政治形势还是经济形势都是如此。阵痛已过指的是,政治上改制易帜的剧变冲击的影响已逐渐平息,经济上严重滑坡的现象已经停止,或者恢复增长势头,或者下滑趋缓。复苏有望指的是,社会政治形势趋于相对平稳,经济正在复苏或出现转机。所谓社会左倾的提法严格说并不十分准确,它只想着重指出在原苏东国家范围内出现的一种趋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这几年可说是风光占尽,在世界政治与经济领域影响力日渐彰显。经济发展上捷报频传。经济总量超过意大利居世界第六位,外贸总额超过日本居世界第三,仅次于美国和德国。中国人一改过去只谈世界经济对中国的影响的单向思维,也谈起了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在科技上,“神六”宇宙飞船遨游太空,即将实现嫦娥奔月计划。外交上也充分显示出中国外交的魅力,普遍受到赞誉。总而言之,中国就要崛起了,甚至有人认为已经崛起了,急着探讨中国崛起后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子。中国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了,不免沾沾自喜起来。  相似文献   
9.
罗肇鸿 《经济界》2001,(6):44-47
从20世纪最后几十年世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有三个显著的特点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因为它还要影响本世纪最初二三十年世界经济的发展。第一个特点是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世界上无论哪个国家和哪个领域都要受到它的影响。第二个特点是跨国公司的影响急剧增强。第三个特点是在新科技革命的带动下世界性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调整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国的发展进而中国的振兴必须立足于这三个大背景之上。分析世界格局和各国经济地位的兴衰际遇,也要同这三个特点联系起来,才能得出大体正确的结论。 一、经济全球化对各国经济发展的影…  相似文献   
10.
苏联传统的经济体制,不管它在历史上曾经起过什么作用,恐怕可以说越来越同当代生产力的发展不相适应了.许多苏联的党政要员和学者都看到了这一点,认为旧体制非彻底改造不可.一些经济学家如阿甘别格扬院士、阿巴尔金博士等人痛定思痛,大有"觉今是而昨非"之感,他们投书报刊,呼吁对苏联的经济机制进行"深刻的改造","激进地改革经济机制".有不少人正在探索全面改革经济机制的理论和途径问题.苏联《消息报》在一篇社论中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