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农业经济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研究目的:针对快速城镇化地区农户生计分化现象,以上海市青浦区为例,对不同生计策略类型农户的耕地利用集约度进行评价,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改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高效利用与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参考。研究方法:运用价值形态测度方法核算各生计类型农户的耕地利用集约度,以两水平方差成分模型确定耕地利用集约度影响因素。研究结果:(1)不同生计策略类型农户耕地利用集约度存在差异性,大小顺序依次为专业农业型、传统农业型、农业兼业型、非农兼业型,劳动集约度与资本集约度排序与之基本一致;(2)同一生计策略类型农户的耕地利用集约度存在相似性,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总变异中有24.32%是由农户生计策略类型不同而引起的,水平一中农业收入比重、农业补贴、耕地面积、地块平均离家距离、农户离集镇距离与水平二中是否兼业等是影响农户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显著因素;(3)模型拟合效果评价表明该方法具有可行性。研究结论:耕地利用集约度不仅与农户自身禀赋有关,而且受生计类型影响,政府相关部门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引导农户对这两方面进行调整或完善。  相似文献   
2.
自"田园城市"理念提出以来,生产性景观在城市建设中的特殊性及发展模式逐渐受到重视,研究城市绿地生产性景观的居民价值感知特征对景观规划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以北京"三山五园"地区的京西稻田景观为例,利用因子分析、非参数检验、聚类分析等方法,分析城市居民对生产性景观的价值感知特征.结果表明:城市绿地生产性景观的居民感知价值可归纳为文化价值、游憩价值、科教价值3类;居民的总体感知表现为正向特征,其中,游憩价值感知程度最高,文化价值感知程度最低;居民的个人特征因素对景观价值感知具有显著影响,不同性别、月收入、居住时间和景观熟悉度的居民对生产性景观的价值感知具有显著差异,本地与外地居民的价值感知亦具有显著差异;根据价值感知的差异,可将居民划分为景观欣赏者、郊游娱乐者、日常活动者3类群体.基于此,提出加强景观科教文化展示宣传、制定差异化管理策略、探索规划公众参与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近40年来中国农地细碎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总结近40年中国农地细碎化研究的重点进展,展望未来研究趋势和重点关注方向,以期促进农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方法:文献计量法,归纳演绎法。研究结果:(1)近40年中国农地细碎化研究受社会经济背景及政策导向影响,可分为3个阶段;(2)研究内容集中在农地细碎化的概念与内涵、测度与评价、成因与效应、治理措施与路径等方面;(3)研究方法由定性探讨向定量评价转变,研究视角及尺度相对独立,亟待耦合性研究。研究结论:(1)农地细碎化内涵包括物理属性(地块)、空间格局(景观)和社会属性(产权)3个层面;(2)受自然、社会、经济、制度、历史背景等多维要素交互共同作用,区域农地细碎化主导成因不尽相同;⑶因研究区背景、研究尺度及视角不同,学术界关于农地细碎化效应方向、强度等存在争议,既存在积极影响,也存在消极影响;(4)未来农地细碎化研究需要在多学科交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多源数据库建设、农地细碎化治理与乡村振兴联动等方面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分析2014年水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以来湖南省水田数量和质量变化情况,评价水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绩效,为完善水田占补平衡机制提供政策建议。研究方法:对比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空间分析法。研究结果:(1)2014—2018年湖南省未实现水田占补数量平衡,但水田占补差距由政策实施前期的228.01 km2大幅缩减至43.37 km2,“旱改水”成为水田补充的主要来源,其对水田补充的贡献率提高了14倍;(2)2014—2018年湖南省实现了水田占补质量总体平衡,但相比政策实施前,水田占补整体质量的提升趋势减缓。2014—2018年湖南省补充水田与建设占用水田的质量指数差距为1.37,仅为2009—2013年的35.3%。研究结论:水田占补平衡政策有效缩减了湖南省水田占补的数量差距,提升了水田占补的整体质量,但是质量提升趋势有所减缓。建议建立水田分区管控方法,严格控制优质水田的占用,进一步加大“旱改水”、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力度,提升水田的数量和质量;此外,应加强立法规范“旱改水”行为,推动建立水田占补生态平衡机制,以确保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