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3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知识产权许可一体化总体上有益于经济效率的提高.这与本身违法的知识产权横向协议截然不同,应适用合理原则.其反垄断问题主要体现在提高竞争对手的经营成本,增设市场进入障碍,闭锁市场,推动上游企业间的共谋.在评估知识产权许可一体化带来的反垄断问题时,应着重分析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市场力量,度量其关闭市场的影响,审查优势竞争地位是否达到垄断的程度,并明确知识产权权利人很难赚取双重垄断利润.  相似文献   
2.
吴玉岭 《经济经纬》2006,(6):146-149
反垄断法是美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法。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反垄断法的制定与实施都以公共利益为目标追求。而事实上,反垄断法自始至终都受到利益集团的利用与滥用,并因而严重地偏离了公益方向,由阻却市场力量的利器异化为谋取集团私利最大化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吴玉岭  陈潭 《消费经济》2004,20(6):53-56
美国反垄断政策是美国政府调控自由市场经济最为基本的手段。它通过保护竞争,进而刺激企业提高经济效率,实现经济资源的最佳配置,推动物质生产的最大进步,最终确保消费者福利并使之最大化,即:使消费者能以最低的价格购买到质量最好的商品,享受到最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4.
保护和实现消费者福利的最大化是反垄断立法与执法的根本目标所在。但由于公共执行机构出于自利动机,运用反垄断法进行利益寻租,致使反垄断法的执行结果严重偏离了其公益初衷,导致了对消费者福利目标的异化。只有明了执行机构在从事反垄断公务活动中同时追求自身利益,才有可能对此进行限制并相应地改革反垄断执法机构。  相似文献   
5.
反垄断法是美国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一般认为反垄断法的制定与实施都以公益目标为导向,但私人企业往往通过对反垄断法的利用与滥用,实现有利于己的福利转移,使反垄断法严重偏离了公益方向,由阻却市场力量的利器异化为谋取私利最大化的工具。对美国企业利用与滥用反垄断规制的考察,能为我国正在进行的反垄断立法乃至未来的执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6.
根据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核心要求,围绕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进一步深化预算执行审计,充分发挥国家利益捍卫者、经济发展“安全员”、公共资金守护者、权力运行“紧箍咒”、反腐败利剑和深化改革“催化剂”的作用。坚持“揭露问题、评价整体、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绩效、维护安全”的财政审计思路,切实整合审计资源,紧紧围绕财政预算的编制、分配和执行实施审计,深入揭示体制机制制度性问题,促进财政管理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是全世界失业率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失业率高,失业人口的绝对数大。单就农村而言,我国农村现有劳动力469亿人,其中剩余劳动力约2亿人。由于人口还在增长,新生的劳动力不断在增加,劳动力供给相对于需求而言几乎是无限的。随着加入WTO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必然有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向工业转移,中国的劳动力大军将更为壮观,其就业压力可想而知。失业问题将是一个非常困难和长期存在的问题。如果没有比较充分的就业,社会治安形势将会如何?仅此而言,开展对外劳务输出,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就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相似文献   
8.
2007年1月,在微软推出新版操作系统Vista的同时,其竞争对手欧洲交互系统委员会以滥用市场力量为由向欧盟提起反垄断诉讼。此案对我国的反垄断立法至少带来三方面的启示:一是要把握好反垄断法的公共政策属性;二是要警惕竞争对手对反垄断法的滥用;三是要注重协调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