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5篇
  201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1.
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我国小城镇必须按照“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集约高效、宜居宜业、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要求,走城乡一体化的低碳型城镇化道路这也是我国小城镇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低碳视角下的小城镇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2.
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趋势将是以可持续发展为主,城市规划发展将向生态环境保护趋向。20世纪70年代初,石油危机对西方国家的意识形成强烈冲击。从1972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1972年的《斯德尔摩人类环境宣言和行为计划》,  相似文献   
3.
一、城乡一体化(统筹)规划l正确认识城乡关系。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称为居民点,又称聚落。按不同生活方式、生产关系及不同空间形态,聚落可分为两大类,即城镇和乡村。城与乡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征,城镇的优势在于区位、交通、工业、商业、服务等方面;乡村的优势在于环境、生态、农业、旅游、休闲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一、土地利用不合理,影响低碳城镇建设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根据不同目的对土地的不同作用方式,从而获得相应的物质产品与服务产品。土地利用不会直接释放碳,但土地的不合理利用,会导致土壤植被的碳储存量减少,土壤与植物对其吸收的二氧化碳的能力减弱,使得更多的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从而增加了温室效应和全球变暖等气候变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农村居民点用地选址影响因素是指影响农村居民点用地选址的主要自然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社会文化环境因素和制度政策环境因素。农村居民点用地选址一方面受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直接限制,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及文化传统因素的作用机制及大小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一、自然环境宜居的自然位置与条件是农户选择居住地的前提。比如关系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以及生物、矿产、土地资源等的丰富度及其比重,都将阻碍或指引农村居住区位的选择。农村居民点自古就是在不断的使用与改造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形成的,高程与坡度等与地质安全相关的自然条件对农户居住选址更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