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3篇
经济学   7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建立国家创新战略生态化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经济增长、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重要手段。国家创新战略的生态化评价指标包括知识与技术创新、信息技术社会化、社会发展与生活质量、环境质量和经济增长及质量共5个方面。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模型,可以反映出近年来国家创新战略实施的生态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风险投资的风险分散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高科技风险投资的众多风险中,投资环境不完善造成的环境风险以及由于投资者经验不足,不能巧运用各种投资技巧所引起的经验风险是两种主要的风险。本文着重从政府如何改善投资环境以降低环境风险以及投资者如何运用各种投资技巧来降低经验风险两个方面探讨风险投资的风险分散机制。  相似文献   
3.
生态化的创新法律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化技术创新需要有效的法律制度的支持,针对当前我国创新法律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构建生态化的创新法律体系的观点,并分析其构建的法理基础。生态化的创新法律体系主要由理念结构、体系结构和具体制度3个层面建构而成,其中国家创新战略、政府激励机制、市场激励机制以及风险规避机制属于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创业与创富的互动关系呈现出"正负"二律悖反的新特点。有效消解这一难题,必须实施精准战略,发展创新创业集群,形成创富效应。  相似文献   
5.
国家创新战略实施效果的生态化就是要使创新战略的实施达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3个方面的有机统一。围绕这3个方面,构建了由3个层次、3个系统、13个子系统、44项具体指标构成的国家创新战略实施效果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建立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反映创新战略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既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又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知识产权保护通过影响技术创新而间接影响经济增长方式。知识产权保护不足或保护过度都会阻碍技术创新,因而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只有与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和水平相适应,才能真正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利用2000-2009年我国内地28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发现,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是提高我国经济增长集约化水平的重要因素。坚定不移地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和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是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机理与成长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是产业自身逻辑演变以及社会型塑互动的结果,它以既有产业基础、资源要素禀赋等为前提,在市场需求、科技创新与社会调控的共同作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在萌芽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依赖于政府的宏观引导;在形成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依赖于政策引导和市场竞争规律的联动作用;在成熟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内生发展形成集群效应,因而应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风险投资发展与环境支持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风险投资必需的五种支持环境即认识环境、现代企业制度环境与政府支持环境、人才环境、中介桥梁环境、资本市场与高科技市场环境等,而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环境缺失依然严重,面临加入WTO后的一系列挑战,改善我国环境支持体系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9.
一、前言 改革开放后,尤其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奖进一步加强的同时,出现了一大批民间科技奖.根据1999年科技部三号令发布的《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到现在准予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奖已逾百.通过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公布的八十一个登记奖项归纳与整理,可以整理出表格.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科技发展指导思想、规划纲要及其配套政策为基本维度,分析了建国以来我国国家创新战略的历史演变过程,揭示了我国创新战略的指导方针呈现从"自力更生、迎头赶上"向"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转变的发展趋势,战略目标呈现从增强国家实力向生态化转变的发展趋势,实施手段呈现从单一行政手段向行政、经济、法律以及其它手段协同运用转变的发展趋势。基于我国创新战略演变的趋势分析,提出完善生态化自主创新战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