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追求常常伴随着突破财政预算约束的冲动.当地方政府财政资源控制和集中程度提高时,地方经济发展和突破预算约束的两方面冲动也随之增强,其重要表现就是财政支出预算偏离程度扩大.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进行的撤县设区改革,在优化了政府间行政管理体制的同时,也强化了地级市政府对辖区内财政资源的集中程度,由此会对地方财政预算偏离产生影响.本文基于撤县设区改革的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了财政资源集中对地级市支出预算偏离的影响效果,发现前者对后者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财政透明度的增加有利于抑制支出预算偏离行为.本文的研究有助于阐明地方财政体制变动对地方预算行为的影响,也有助于阐明推进省以下政府间财政关系法治化建设、建立现代预算制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干部队伍作为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重要力量一定要与时俱进。在新时代,国有企业干部作为党在经济领域任务的主要执行者也应与时俱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素质提升。为实现这一目标,国有企业的干部队伍建设必须要从内外两个方面入手形成合力:由“内”的自我提升与“外”的严格约束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双管齐下,内外联动。“内”的提升实现干部“从头到脚”的“武装”,“外”的引导、管理和约束划定干部的标准,筑起“权力的笼子”,从而成为新时代推动国有企业干部队伍建设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论文通过对陕西省洛南县的实地调研,全面剖析贫困山区金融精准扶贫运作模式,总结出政府主导的金融扶贫模式、产业引领的金融扶贫模式以及开发性金融扶贫模式。研究发现,这三种模式在扶贫主导方、扶贫对象、运作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不同,但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农户增收方面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论文客观分析了金融精准扶贫运作效果及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改进金融精准扶贫的思路和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Cohen和Isenberg等“环境论”学派的创业生态系统思想,将影响独角兽成长的环境因素归纳为地方政策、经济市场、人力资本、金融投资、创业文化和科学技术等六个方面因素。以我国估值最高的超级独角兽——蚂蚁金服为例,从上述六个方面分析地方创业生态系统对独角兽成长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①独角兽企业的快速成长需要地方创业生态系统的支撑,而地方明确的产业发展方向,良好的人才集聚环境和特有的创业文化尤为重要;②地方平台企业的人才助推、科技赋能和资本投入等对独角兽企业的快速成长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使独角兽企业能在更高起点进行创业;③在独角兽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需要不同的支撑系统。在孵化期,地方产业政策和平台企业人才的支撑非常重要。在成长期,地方市场需求和平台企业技术的支撑非常重要。在成熟期,地方创业文化和平台企业的资本投入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7.
学习型组织理论也是管理学界非常流行的一种管理理论。当企业迈向学习型组织,是增强自身创新能力、形成良好学习氛围,面对新氛围、增强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中国高校同样需要这种组织的学习氛围。本文从学习型组织的基本内涵出发,试图借鉴企业管理经验对我国高校构建学习型组织的策略探析。  相似文献   
8.
园林景观中的微地形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要地形指一定范围内承载树木、花草、水体和园林建筑等物体的地面。"园林微地形"是专指一定园林绿地范围内植种植地的起伏状况。现就园林景观中的微地形处理进行如下重点讨论分析。  相似文献   
9.
杨慧  李佳欣 《黑河学刊》2011,(1):112-113,117
语境是人们进行言语交际活动时所处的语言环境。指示语与语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辩证关系:一方面,通过指示语的选择可以对语境产生再造作用,即指示语对语境有构建功能;另一方面,在不同的语境中,同一个指示语的语义所指会有所不同,即指示语的理解对语境的分析有明显的依赖性。要从人称指示语、时间指示语、空间指示语等三种不同类型的指示语对语境的依赖性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0.
研究目的:构设《湿地保护法(草案)》的立法目的条款,提出制度优化的具体建议。研究方法:规范分析法和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湿地保护法(草案)》忽视了提升湿地碳汇能力的目的追求,不足以承载应对气候变化对“湿地保护法”的功能期待,亟需调整并对相应制度进行优化。研究结论:应分别将“提升湿地碳汇能力”和“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工具性目的和价值性目的纳入“湿地保护法”立法目的中;将湿地的碳汇能力作为评价湿地重要与否的标准、加入湿地资源调查评价内容、纳入动态监测范围、完善湿地修复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