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3篇
经济学   10篇
旅游经济   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983年苹果机刚诞生时,周光召从美国带回来一台,摆在中关村理论物理所的木板房午饭时,自己带着饭盒.边吃边玩.15年后.成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周院士对电脑更着迷了.他有好几台电脑,家里一台,办公室一台,他的台式电脑是奔腾Ⅱ.无论出差走到哪里.顺臾不可离开的则是一台笔记本电脑.就是在中共15大开会期间,他也把电脑带在身边,不忘随时上网,与国内外同行和朋友联系.很难想象.离开了电脑.这位科学家的生活将会变成什么样.他说.跟上科技发展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如用电子邮件通讯,你非跟上不行.跟不上,你就没有出路.但是一跟上.你诮发现你…  相似文献   
2.
美国总统布什的白宫新闻发言人费莱舍说:“新闻发言人的工作就是用有助于总统扩展其议程的方式来表述总统的立场和想法。同时也要帮助媒体了解政府在做什么。”  相似文献   
3.
公元前33年,匈奴君主呼韩邪单于从外蒙高原的鄂尔浑河谷穿过阿尔泰山,亲到长安谒见汉元帝,为表对汉不二之心,提出愿当汉家女婿,汉元帝乃以后宫良家女子王昭君配他为妻,随同呼韩邪前往漠北草原,是为历史上有名的“昭君出塞”,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千百年来为人称颂的一页。 然而,昭君最后死在哪里?埋在何处? 中俄边境铁丝网下挖出“冰美人” 王昭君葬身何处?这是一个争议很大,但又十分有趣的历史之谜,有人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南9公里大黑河南岸的一个33米高的土堆是昭君墓,也有人说,她随游牧民族从蒙古高原迁徙到了帕米尔高原,后客死在那里(前苏联学者声称他们几年前发现的一座古代贵妇人墓可能就是王昭君的),也有学者相信她外嫁漠北游牧民族,最后死在阿尔泰山。 1992年夏天,我和中央电视台的李小山等人,参加一支国际探险队深入外蒙高原进行科学探险,我们这支探险队幻想揭开这样的古代和现代历史之迷:成吉思汗的陵真在漠北草原?王昭君最后葬在阿尔泰山?林彪的座机残骸今安在?  相似文献   
4.
建立近229年的渤海国,共设五京十五府,以往学者对于渤海政区的探讨,多集中于对各个府址地望的考辩,但对渤海各个京府内部设置,如经济、文化与政治状况的讨论涉及较少。以渤海国的扶余府为例,从扶余府的经济状况与政区要素两个方面浅析扶余内部的建制状况,可以较好地复原扶余府内部社会经济具体的面貌。  相似文献   
5.
再有两天就要离开华盛顿,飞回北京了。这天下午我从外面一回到寓所,习惯地提起电话,听听有没有留言。话筒里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李先生,我是莱斯特·布朗。我希望在您回国前能再一块儿吃顿晚餐,为您饯行,请速跟我的秘书联系。”  相似文献   
6.
“要加大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活动的力度,对重大的犯罪分子,一定要从严惩处,依法应重判的重判,依法应判死刑的,要坚决判处死刑。”  相似文献   
7.
今年第一期本刊发表了边际先生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然来临》一文后,许多读者来信来电,希望我们对知识经济问题作更多详尽的报道。根据读者的要求,本期我们选编一组谈知识经济的文章,有专家学者的,也有政府官员的,还有企业界人士的。希望这组报道能使关心知识经济的读者对何谓知识经济及知识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状况有个大概的了解。──编者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周光召院士早在去年9月中共15大期间就向笔者谈论了他关于创新和知识经济的设想。今年4月他在新加坡访问期间,再次向海内外经济界、科技界和新闻界人士详细…  相似文献   
8.
我从北京飞抵华盛顿的当天晚上就给我十年前的老师泰德·葛普打电话。 今年46岁的泰德·葛普是个美国记者,10多年  相似文献   
9.
1995年2月17日晚接近午夜时分,新华社对外电讯通稿目录中跳出这样一条消息:中关村科学城将重建——“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和北京市长李其炎今天在此间透露,中科院和北京市将联手重建举世闻名的中关村科学城。工程将于下半年实行国际招标,吸引国内外著名高技术企业入驻。” 这就是说,经过四十多年的风雨之后,为新中国的科技、国防和经济发展立下汗马功劳的中关村科学城将以崭新的容颜再现于北京市的西北郊。 在当天下午举行的现场办公会上,周光召院长和李其炎市长各带一班人马,共商重建中关村科学城的大计。  相似文献   
10.
东平  李希光 《北方旅游》2002,(19):28-31
李希光说:“以往.人们把丝绸之路看作是一条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通道.这固然不错.但以—个中国人的足迹踏寻这条路.用中国人的眼光去审视、观察,灿烂文化.映证中国昨日辉煌的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