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新形势下会计职业判断的必要性,对影响会计职业判断的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提高会计人员职业判断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新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这一方式既符合国际会计计量的发展趋势,也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基于公允价值的内涵及其产生和发展,对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在资产计量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应用公允价值计量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冰川成本”模型构造价格变动方差作为我国省际贸易壁垒的测度指标,定量测度我国28个省际贸易壁垒大小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在近20多年来,东部地区贸易壁垒平均值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中部地区略高于西部地区。从变化趋势看,各省的贸易壁垒程度均呈现先提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表明全国市场分割程度趋于下降。  相似文献   
4.
由于糊精的“白色、分散、水溶’等物性易与奶粉相混淆,因而奶粉中掺入糊精已成了公开的秘密。目前定性检验糊精,尚无特征反应可循,而用磺液变蓝鉴伪检验,往往因残存于糊精中的淀粉量极微而不能确证。基于糊精是淀粉经酶水解后的降解产物,继续经强酸水解,其最终产物仍是葡萄糖,而其水解转化条件同奶粉中蔗糖转化条件有显著的区别,因而用经典的“莱一埃农”法,分别测定不同酸度、温度、时间转化条件下的转  相似文献   
5.
高技术产业就业增长粘性:“无就业增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高技术产业厂商及其雇员的经济行为变化和特点,并基于创业型雇员是进入市场唯一威胁的前提假设,可证明两个命题:(1)当新进入者进入成本较低时,在位者缺乏雇用雇员的积极性;(2)雇员由于被在位者设定的跳槽壁垒套牢而缺乏进入动机,即自我创业的动机。由此还可产生以下逻辑推论:(1)政府实施的各种优惠政策无助于激励为高技术产业在位者扩大就业规模;(2)在位者设定的跳槽壁垒所导致的高工资刚性降低了高技术产业就业需求。  相似文献   
6.
万伦来  杨燕红  董云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12):78-81
师法自然界生物及生态系统的结构法则,按照仿生学原理建立企业柔性系统是当今企业管理需要引进的一个崭新理念.鉴于此,文章在分析关于企业柔性问题研究之不足的基础上,阐明了按据仿生学原理构建企业柔性系统的必要性.并根据国内外学者在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取得的仿生化研究成果,指出建立企业柔性系统构建的仿生化这一新范式有待研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布的2004年上市公司(深市)年报中的审计报告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分类,认为盈余管理仍是当前影响会计质量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8.
成人教育学分制在我省仅处于起步阶段,在夜大中推行学分制,受到学生普遍的欢迎,并取得了一些实际操作经验。但离预期的效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已有的经验,需及时总结。对存在问题,应深入调查分析,找出原因,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9.
杨燕红 《当代经济》2021,(11):23-31
物联网产业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典型代表,也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文章基于我国2010-2019年30个省面板数据,构造区位熵指数测算我国物联网产业空间集聚水平,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回归和一阶滞后模型,实证检验马歇尔外部性在集聚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十年来我国物联网产业集聚呈现"U"型特征,经历了"高—低—高"三个明显阶段,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和广东是我国物联网产业主要集聚地.在产业集聚中,劳动力蓄水池发挥了主要作用,中间品投入共享和知识溢出作用相对较弱.三因素的作用存在行业差异,知识溢出效应系数偏小,创新效应不显著.与此同时,还探究了地区产业规模、运输成本、信息化基础和政府政策对物联网产业空间集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创新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以城市群为节点构建科创带,提升区域创新能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基于创新要素集聚理论,分析创新要素集聚组织结构形式,比较国内外典型科创带建设特征,探讨长三角地区科创带建设路径问题。研究发现:创新要素集聚从本质上可以归结为创新资金和创新人才集聚,呈现“1+4”的结构;科创带是实现创新要素协同集聚的有效组织形式。通过研究为分析科创带创新要素集聚特征提供了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