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经济学   6篇
综合类   1篇
农业经济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68 毫秒
1
1.
本文围绕“三江源”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及由此引发的生态难民问题,从地理学的角度进行了综合分析,明确提出独特的自然环境系统和现代环境的变迁给源区牧民提供了极其狭小的空间,而人类活动中传统的生产方式、现代价值取向的变化、社会管理的失误以及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无限制的对自然的索取,超越了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阀值,人类不得不听任自然的“安排”。因此,应通过合理规划,积极妥善地安置源区生态难民;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源区经济;科学管理,有计划地节制外来流动人员;发展教育,构建与源区生态相适宜的生态文化,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2.
三江源区生态移民整合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江源生态移民工程是源区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人口整体迁移过程.目前,源区迁移牧民正在通过政府规划,进行有秩序的空间转移.然而由于迁移主体是那些长久以来适应游牧散居生活的群体,加之迁入区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因此生态移民过程中存在自然、经济、社会等诸多整合问题安置区自然负载增大,甚至可能出现草地进一步退化;在新的生存环境中移民的适应与发展,以及与原住居民之间经济利益协调;原生态文化的保护及发展教育等.  相似文献   
3.
西宁近48a来气温变化的多时间尺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Morlet小波分析了1954 ̄2001年西宁市年平均气温距平时间序列的小波变化特征,揭示了气温变化的多时间尺度结构,分析了其中存在的主要周期振荡和突变点,并与功率谱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西宁市年平均气温存在多时间尺度的周期变化特征,西宁市年平均气温存在3.5a,准11a和准24a的主周期。西宁市的气温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多时间尺度,即年代际尺度和年际尺度的周期性变化,20 ̄32a时间尺度具全域性外,其它尺度的局部化特征则很强。西宁市的气温变化还显示出突变点分布和及其位相结构。21世纪初西宁市年均气温还将处在一个偏冷期。通过功率谱和小波变换方法在诊断气温变化上的应用,得出功率谱在诊断气温变化中一些缺点,而小波变换方法能分析气温序列随时间变化的多层次结构,功率谱分析方法由于自身原因难以做到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青藏地区区域旅游联动开发机理与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简称青藏地区)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垄断性强,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在分析青藏地区旅游资源类型、空间分布和联动开发内在机理的基础上,探讨了联动开发模式,从地理学空间视野提出了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两种结构模式:点-轴发展模式和核心边缘模式,塑造区域旅游整体形象,构建"大青藏旅游圈",实现青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格尔木市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峰贵  周强  卓玛措 《经济地理》2005,25(3):310-314
格尔木市位于柴达木盆地南缘,是青藏高原第三大城市,青海省第二大城市,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交通位置以及资源优势,城市发展势头非常迅猛,随着西部大开发,其发展优势逐渐显现出来,文章就格尔木今后在经济发展中的战略优势进行全面地分析定位,提出今后城市发展中的措施和目标。  相似文献   
6.
区域联动开发理论实质上是针对旅游欠发达、资源类似、竞争优势不突出的地区提出的一种区域旅游合作开发理论。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旅游资源丰富,而且垄断性强,发展旅游业的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旅游业应成为崛起的支柱产业。在分析青藏地区旅游资源类型和空间分布基础上,以“点一轴系统”理论为基础,确定该地区重点发展点和发展轴,构筑“点”、“轴”相结合的区域旅游联动开发的模式,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旅游气候资源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旅游者考虑的重要问题。地处"三江源"的青海省古朴粗犷的高原景观和神秘多彩的宗教文化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游客。对其旅游气候资源的定量评估可以为旅游部门开发资源和游客选择旅游时间提供科学依据。以2001~2010年青海省34个气象台站夏季(6、7、8月)的月平均气温、相对湿度和平均风速为基础气象资料,根据游客对旅游气象条件的要求,建立模糊评价模型并确定旅游气候区划指标和等级,将全省划分为非常舒适区、较舒适区、基本舒适区及不舒适区。结果表明青海省气候舒适度有明显区域特征,空间上东部和中部地区气候较为舒适,而南部、西部和东北部祁连山地部分地区气候相对不舒适。最后提出青海省旅游气候资源开发举措:①依据气候地域分异确定旅游开发主题;②拓宽旅游气候资源开发的广度和深度;③完善旅游公共气象服务;④保护青海旅游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8.
柴达木盆地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著名的"聚宝盆",其盐湖资源、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和非金属等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盐湖资源具有储量大、品位高,种类齐全、分布集中、组合好等特点,不仅在国内具有突出优势,而且在世界上也很罕见,特别是钾等资源是国家经济建设中急需而又短缺的资源,而青海省又是一个"资源富省,经济穷省".因此,柴达木盆地的资源开发具有全国和省际意义,不仅对青海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增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支援西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缓解我国日益严峻的缺钾局面,保证国家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及实现经济发展战略至关重要.然而,柴达木盆地又是一个地处西北内陆的封闭的断陷盆地,特殊的位置及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其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目前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这就对这里的资源开发及工业发展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我们必须处理好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在论述柴达木盆地资源开发的意义及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的基础上,运用产业经济学、循环经济学、生态工业学等理论阐述了柴达木盆地工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青海省气温、降水因子和人口分布关系进行了分析,采用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的方法,认为人口分布与两种指标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和差异性,从而发现青海省气温对人口的分布的影响作用远远大于降水。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青海城镇建设的分析和讨论,结合实际,根据资源的特征和经济状况,提出了小城镇建设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并就小城镇的综合建设提出了自己的战略构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