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对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国情做全面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发现,新时期中国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中的城乡格局,不仅已突破二元结构,而且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三元结构"基础上发展成"四元结构"。成都通过户籍及配套改革的制度创新,降低了其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成本,加速了其转移进程,创新了转型路径,从而在中国城乡四元结构一元化转型中跃升为引领者。下一步,建议从4个方面加强对新阶段农民(工)市民化的意愿和成本的调查研究:一是保证全面性;二是突出重点性;三是增强时效性;四是重视针对性。  相似文献   
2.
农村人口实现自由迁徙和向城镇转移,是成都完善统筹城乡发展体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成都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成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根本因素及该因素对成都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产生的影响分析,从横向城市比较和纵向经济史分析两方面角度论证得出制度变迁是决定成都市农村人口转移的决定因素。在此基础上,本研究结合抽样调查结果,明确指出在当前成都市限制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基本破除的情况下,未来应进一步完善对农民工的住房、社保、子女教育的保障,通过创新市民化举措,使他们真正转变为市民。对于尚未在城镇稳定就业的农民工群体,则要加强对他们的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提升他们的素质,使他们拥有美好的发展预期。  相似文献   
3.
程湛恒 《中国市场》2011,(33):12-17
转移制度与转移能力对于解释农民工市民化极为重要。本文基于重庆户改的案例分析证明,政府各级官员在不同的最大化目标和约束下,对所需知识的投资引起要素价格变化,形成渐进和突变并存的组合式正式制度变迁,一方面改善农民工的社会关系并降低其市民化成本,另一方面促进增强农民工对转移就业预期收入的理性预期及其转移能力,内外两方面合力最终使农民工实现市民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