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已有文献对行业效率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产业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参数或非参数分析,企业层面的行业技术效率评价尚属空白。本文以StoNED模型为基础,以钢铁行业为例,从生产函数的对偶函数成本角度进行企业层面的半参数分析,并考虑到异质性因素对技术效率的影响。笔者尝试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进行多投入—单产出模型分析,选取2009—2013年30家钢铁企业数据,从单个企业技术效率和行业整体技术效率两方面来评估中国钢铁行业生产现状。结果表明:中国钢铁行业整体技术效率不高,个别企业生产远远超过预期成本前沿面,产能过剩严重,技术创新匮乏。因此,调整产品结构,积极推行企业兼并重组和优胜劣汰机制,引导企业致力于技术效率提升将是中国钢铁行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新常态以来,东北经济的下滑将转型难题再次提上议程,而辽宁工业结构的供给侧改革也成为地区经济重振的重中之重.本文借鉴索罗经济增长函数,采用固定效用模型,对1999—2014年辽宁23个工业行业数据进行静态分析和阶段性对比研究,探讨工业增长的动力因素和结构转化机制.研究发现,工业行业间普遍存在生产率差异,在资源要素利用上有改进和调整的空间.从生产要素边际产量的平均水平看,辽宁轻工业和重工业都不占明显优势,但大部分重工业的固定投资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明显的负相关关系.辽宁工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根本在于行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而政府应合理引导资源流动,适当增加轻工业领域的投资,并通过人力资本培育及人才引进来弥补劳动力流失产生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3.
资源型城市体现一般城市的发展规律,同时又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和轨迹。资源枯竭和城市转型是资源型城市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相关理论,以东北尤其是辽宁的部分城市为论据,系统规划了新建资源型城市的发展及其转型的路径选择,提出资源型城市区域协调发展和顺应市场等新观点,试图理清逻辑思路,为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提供政策建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强调在生态环境承受能力下的资源有效配置。技术创新则在突破传统经济学静态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经济增长问题。二者的联系不仅仅体现在生态化的倾向上,更重要的在于它们的理论基础、分析角度和解决问题的相通性。技术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手段。  相似文献   
5.
低碳经济作为气候变暖的产物,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和推崇,逐渐成为一种理念、价值观和衡量经济活动的标准。但当低碳经济成为气候变暖的代名词时,低碳发展背后的一些问题常常被忽视。从这一角度出发,针对低碳经济发展现状,提出几点值得注意的问题。在肯定低碳经济对人类可持续发展重大意义的同时,完善和加深人们对低碳经济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欧美日韩等先进国家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开始钢铁工业循环经济的研究和实践,具有相对领先和成熟的技术,对于处在全球金融危机和国家产业调整中的中国钢铁工业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也为高水平项目的选择和固定资产、技术研发的资金投放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7.
可循环资源作为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下的产物,一直备受争议,但却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现有研究主要从生产流通环节和政策"推力"入手,忽视了资源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价值实现问题,而资源的有效配置则是以此为基础的合理定价。因此,本文从可循环资源的基本概念和经济属性出发,分析可循环资源价值和价格的关系,理清循环型经济活动的价值流动链条和资源再生企业的广义成本收益,并以固体废弃物为例,提出涉及企业、消费者及政府三方的可循环资源定价方法和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矿业资源产权制度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矿产资源产权制度安排及评价 长期以来,矿产资源作为一种共享资源被世世代代的人开发和使用着,具有典型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各种经济活动的参与主体在经营决策时并不考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发和使用资源的私人边际成本小于社会边际成本.  相似文献   
9.
产业结构调整作为有效配置资源的实现途径,正不断地上升为国家、区域和城市的经济发展战略。处于国家城镇体系顶端的中心城市,其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遵循一般产业结构演变规律,又有着自身的特点。在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群逐渐成为地区和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时,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应以区域分工为基础,在时间上注重主导产业的更迭,在空间上强调产业的对接,而原有经济发展状态及潜力则是中心城市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循环经济绩效评价中,基于生态视角的物质流分析和区域比较是主流,经济学框架下的学理分析和实证研究并不多见。资本、劳动、技术和制度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技术创新则是循环型社会实现的主要手段。本文立足于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关系的经济学讨论,以中国钢铁行业为例,通过对1989—2009年数据的二次DEA分析,考察技术要素对循环经济的投入产出效率。研究发现,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但由于制度环境的约束和技术投入产出的时滞,循环经济效率曲线呈现反复性。1989年以来中国钢铁行业循环经济绩效经历了高开低走再上升的过程主要源于循环经济推广初期较高的边际反应,2000年以后中国循环经济的技术投入效率出现了明显上升的趋势与国家整体的经济体制改革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