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5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8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京津冀经济圈制造业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丽姝 《经济论坛》2005,(17):13-16
京津冀经济圈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区域之一,协调发展特别是产业协调发展才能实现其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制造业不但是创造国民经济财富的重要力量,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之间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因此制造业的协调发展在区域产业系统的整合中发挥基础性作用,成为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首要研究对象。京、津、冀三地将自身制造业的发展置于经济圈背景中,会取得共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发展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对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发展和升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方法从两方面分析了我国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的推动作用。第一,为说明服务业发展对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了各省 (市、区) 制造业增加值与服务业总体增加值以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金融业、批发和零售业等服务行业增加值的关系。第二,为进一步说明生产性服务业投入作为重要的中间投入对制造业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了北京各工业行业增加值与流通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五个生产性服务业投入的关系。计量经济分析支持服务业对制造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和生产性服务投入对制造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原假设。但个别变量不显著,也表明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推动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这为进一步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并以其推动制造业发展升级提供了依据。文章相应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邓丽姝 《特区经济》2007,221(6):51-53
文章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系统研究了关于开发区发展服务业的问题。首先,明确了服务业在开发区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其次,阐明了开发区与母城基于服务业的关联。再次,分别阐述了研发产业、商务服务业、金融业、信息服务业、物流业等开发区的主导生产性服务业。最后,提出开发区发展服务业的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回顾了中间产品分工的理论渊源——杨格的分工、报酬递增与经济发展理论,阐述了内生增长理论中关于中间产品分工和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5.
邓丽姝 《特区经济》2008,(12):47-49
文章结合北京经济发展实际,探讨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北京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机理。一方面,生产性服务业是北京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引擎;另一方面,产业结构升级推动了北京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以及山东半岛等城市群崛起,我国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愈发明朗,京津冀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作为经济社会与区域一体化发展先发和引领地区,发展势头更为强劲。  相似文献   
7.
从产业集群角度看北京现代制造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有效机制,培育产业集群是北京振兴现代制造业的有效途径。北京现代制造业集群以园区为主要载体,并呈现出基于价值链区域分工的趋势,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同时,北京现代制造业集群发展中存在许多不足和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从而增强北京现代制造业的竞争力,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邓丽姝 《经济论坛》2011,(10):156-159
文章对生产性服务业与产业升级的相关理论演进进行了归纳总结。主要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作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制造业升级,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和城市、经济圈产业升级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京津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维系和谐的京津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京津关系的发展现状,归纳了合理京津关系所依赖的基础,从不同角度构建了北京和天津之间相得益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服务业在北京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和产业结构高度不断提升.服务业与其他产业具有一定的产业关联度,产业内增长效应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北京总体产业结构效应,其产业升级的核心是生产率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