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4篇
贸易经济   6篇
农业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8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入世贸组织后,同样需要加大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问题是采取什么方式支持农业,本文通过对我国财政支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之后,在世贸组织农业协议国内支持“绿箱政策”的框架下,寻求适合于我国农业发展的财政支农方式。  相似文献   
2.
保持与发展现代农业相适应的人力资本水平,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从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一个悖论出发,通过对现代农业发展困境的分析,认为设计一套符合新型农民培育的制度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目前,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现阶段农民人力资本积累的最主要形式,而培育新型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点和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迈克尔·波特的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构建了影响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七因素模型",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制度性因素对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是:制度对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有着重要影响,甚至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加入WTO后,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农业在新的发展阶段之下的现实选择,在此过程中农业能否可持续发展是关键。本文从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入手,深入分析了农业不可持续发展是导致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低下的长期性、深层次原因,据此提出了基于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观点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双元  王征兵 《经济纵横》2005,(12):76-78,50
我国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全面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从现有研究文献看,主要集中于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基于国际竞争力研究方法的分析、基于迈克尔·波特的产业竞争力理论的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一般分析框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政策研究等五个方面。一、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概念《中国国际竞争力发展报告(1996)》在研究中国农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时指出:农业国际竞争力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狭义的农业国际竞争力包括一个国家或地区创造农产品产量的能力、增加农产品产量的能力及生产率水平;广义的农业…  相似文献   
6.
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入WTO后,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农业在新的发展阶段之下的现实选择,在此过程中农业能否可持续发展是关键。本文从农业可持续发展与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关系入手,深入分析了农业不可持续发展是导致中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低下的长期性、深层次原因,据此提出了基于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7.
[目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国家,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是否实现融合协调发展关系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成败,也关系到我国乡村的可持续发展,科学地评价青海省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水平,为青海省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学理支撑。[方法]文章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3个系统为导向,构建31项具体指标的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容量耦合理论对2008—2017年青海省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水平进行测评,并通过障碍度模型找出制约发展的主要障碍因子。[结果](1)青海省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度从2008年的0.006到2017年的0.871,协调程度从失调阶段到中级协调阶段,总体呈现向好态势。2008年生产、生活、生态系统两两之间的协调程度均为失调阶段,2017年均为中级协调阶段,近年来其协调度均发展相对较好,但生产发展与生态良好两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度年均增长0.033,涨幅相对较慢。(2)2008—2011年青海省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发展障碍因子主要集中在生活富裕系统,2011年之后障碍因子主要集中在生态良好系统。劳均农业增加值是生产发展系统发展的重点,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自来水受益的村比重、每千人拥有村卫生人员数和农牧民人均文化教育支出额是生活富裕系统发展的重点,化肥施用强度、围栏草场面积、年内人工草地增加面积、旅游人次和草场危害防治率是生态良好系统发展的重点。[结论]青海省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向好,各系统发展存在着不平衡性,要进一步提升青海省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发展的协调水平,就要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强化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8.
青海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评价与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力发展旅游业对于促进青海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建立了青海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并采取因子分析方法从时间上刻画了青海省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近10年的发展轨迹,同时在空间上与西部其他省区进行聚类分析比较,并对未来6年青海省旅游业市场规模进行预测,得出了青海省旅游业综合竞争力的结论,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9.
提高青藏高原特色农业国际竞争力,对于其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改善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要立足青藏高原的比较优势,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具有高原特色的农畜产品;转变观念和政府职能,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农业支出保护体系、农业标准化体系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