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7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18 毫秒
1.
陈修颖  顾朝林 《经济地理》2002,22(4):430-434
本文以衡阳市为实证,回顾了市域农业结构的形成、演变过程,指出目前的市域农业结构存在市场适应、组织构筑和动力机制等三方面的主要问题。文章提出了市域农业结构调整的三大原则和四个调整方向,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两点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区域开发的空间模式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陈修颖  陈国生 《经济地理》2001,21(4):394-398
根据湖南省区域开发条件和现状,运用点轴理论,分析湖南省国土综合开发的地域结构及其演化趋势,进而提出全省中长期开发的空间模式,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即在湘江中下游和洞庭湖区实施网络式开发与点轴式开发相结合的开发模式,在湘中和湘南地区实施点轴开发模式,在湘西地区实施据点式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3.
基于非场所理论的徐州都市圈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泓  陈修颖  顾朝林 《经济地理》2003,23(6):766-771
从非场所理论产生背景、内涵入手,分析了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探讨了都市圈概念和形成的条件。在此基础上。以徐州为例,剖析了其发展条件,提出了徐州都市圈发展的空间组织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以经济发展为核心内容、以谋求人地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人地观应成为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并处理各种人地矛盾的全新的人地观.人地非和谐问题在我国集中体现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上,对于一个农业大国来说,运用全新的人地和谐发展理论正确认识并解决好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的PRED协调问题是当务之急,强化可持续发展意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依靠科教兴农、加强宏观调控、合理使用农资,是谋求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农产品物流在运行发展过程中遇到诸多难题。国家、企业和农民在应对物流速度慢、第三方物流经营不善、国家扶持力度不够、季节性的影响这些问题时,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制约了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农产品运行状况,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建设基础设施作为主要原则,强化农民文化意识作为基本方式,整合资源作为最高准则,优化第三方物流作为强大动力,加强国家政策扶持作为必要条件,进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20世纪80年代以来,面对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方式日新月异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产业空间分布也出现崭新的格局,不仅区位因子发生了变化,而且以最小成本、最大利润为目标的传统区位理论和集中、大型产业布局模式也被新的区位理论和更为复杂的产业布局模式所取代。这也相应的要求研究产业区位方法的更新和发展。产业区位方法从企业微观层面起始,发展到产业层次,进而提高到国家的高度,乃至全球的宏观层面。产业的区位问题总是与空间相联系的,我们可以发现在每一门与空间理论有关的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发展脉络上都或多或少涉及对产业布局问题的研究。本文试对这些在产业区位实践中应用的相关学科模型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7.
转型时期中国区域空间结构重组探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是任何区域在经济、社会大转型时期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区域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生产力经济学、地理学、社会学等学科在转型时期共同研究的热点课题。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全面进入社会、经济大转型时期,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研究成为目前经济学界和地理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在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下,探索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的创新并将其指导我国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实践,是学界的新任务。  相似文献   
8.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理论基础、动力机制及其实现   总被引:42,自引:5,他引:42  
陈修颖 《经济地理》2003,23(4):445-450
区域空间结构重组是社会经济大转型时期重要任务之一。通过对空间结构惯性、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的互动关系等理论问题的探讨,明确了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被动性和阶段性等一般规律;八大动力机制的系统分析为空间结构重组提供了理论依据;区域空间结构组成的五大要素的优化是实现结构重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义乌市的快速城市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楼洪豪  陈修颖 《经济地理》2007,27(5):790-795
义乌市的社会经济发展以义乌小商品市场为推动力,其城市化过程亦主要由专业批发市场的升级和规模的扩展而获得持续的动力。义乌市的快速城市化过程受大型专业批发市场发展的产业集聚和产业连锁机制的影响而得以实现。大型专业市场具有产业转型效应、空间结构重组效应和人口空间集聚效应,这些效应推动了义乌市实现快速城市化过程。在小商品市场的推动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快速转移、产业实现快速空间集聚是义乌市快速城市化的两大机制。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成因分析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38  
欧向军  陈修颖 《经济地理》2004,24(3):338-342,360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区域经济总差异扩大,苏南、苏中与苏北三大区域之间的差异与农村县域内部的差异越来越显著,且呈不断扩大的态势;区域经济差异的特征主要表现在经济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水平和经济结构四个方面;引起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元的,主要有历史因素、地理区位、区域发展策略、中心城市规模、人口数量与质量、全球化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等。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区域发展策略是江苏省的区域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对区域差异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