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农业经济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
李祖佩 《开放时代》2015,(2):123-142,6
本研究基于某县项目制运作的经验总结,从政治逻辑和治理逻辑两个层面论证项目制在基层实践中的性质,并厘清其中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在政治逻辑上,项目制基层实践中表现出明显的"去政治化"特征;在治理逻辑上,项目制基层实践表现出明显的"弱治理"特征。项目制基层实践中的上述性质表明,在基层实践中项目制并非作为"新的治理体制"而存在。这一方面回应了项目制为何在基层实践中沦为对利益的追逐和分割,另一方面为从基层治理论域和国家能力两个方面展开后续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在广泛的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中国F县涉农项目实践为分析对象,根据项目所属层级划分县、乡、村三级项目,试图呈现项目制基层实践过程中矛盾调处的内在逻辑及其后果。研究表明,因为"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激励和授权问题均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基层政府(组织)在矛盾调处中"各扫门前雪",并没有形成组织合力,矛盾大量涌现且最终化解手段均指向国家资源的进一步输入。在此基础上,本文将项目制实践过程中基层秩序维持的一般逻辑总结为"资源依赖"。项目制实践中基层治理"被消解"是资源依赖的结构动因,与分利秩序相互促进且构成项目制基层实践的"一体两面"是资源依赖的基本性质,资源输入内卷化态势延续成为资源依赖的深层后果。  相似文献   
4.
学界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效应研究重点关注经济效应和治理效应,有必要拓展社会效应研究。本文运用社会经济理论的分析视角,以鲁西南蔡庄村为例,探讨内生型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相关社会效应实现的内在机理。研究发现:面对行政动员强激励和项目资源零输入,农村基层组织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有效推动了乡村社会领域的建设发展。第一,在产业规划阶段,农村基层组织自主选择适宜村庄自身条件的产业类型,通过开会议事与社会动员机制整合村庄内部资源并对接外部生产要素,实现对党员和群众的再组织化。第二,在产业运行阶段,加工厂生产管理方式嵌入乡村社会关系网,并与农民家庭生计生活模式相适配,进而形塑村庄社会结构和巩固农民家庭结构。第三,在产业收益分配阶段,集体收益用于乡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民间社会组织建设,形成以行政村为供给主体的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个案村庄以内生型集体经济发展助力乡村建设的实践经验,为项目资源匮乏型村庄实现产业振兴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